字词 | 瓦努阿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瓦努阿图西南太平洋岛国,全称瓦努阿图共和国,1980年7月30日独立。位于美拉尼西亚岛群南部,地处12°~21°S、166°~171°E之间。由圣埃斯皮里图、马勒库拉、埃法特、埃罗芒阿和塔纳等12个大岛和70多个小岛组成。全国陆地总面积12190km2,人口17.74万(1997)。首都维拉港。1982年3月26日与中国建交。岛屿大部分为火山岛。圣埃斯皮里图岛为最大岛屿,面积3947km2。埃法特岛是最重要的岛屿,为首都所在地。塔纳岛是著名的游览地,可以就近观察火山口活动。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8℃左右,年均降水量2300mm以上。处于飓风、地震和火山活动带。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农业和旅游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276.79亿瓦图。199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95美元。1998年汇率:1美元=131.54瓦图(瓦货币)。工业落后,只有一些轻工、食品小工厂。1997年工业产值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3.9%。农业占经济主导地位,但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发展缓慢。41%的国土为肥沃的可耕地,但已开发的耕地只有18%。农渔林业占国民生产总值22.8%。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农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70%。主要农作物是椰干、可可、咖啡、香蕉等。旅游业收入占出口产品和服务业收入的37%,是商品出口的两倍,占政府收入来源13%。1997年共接待入境游客8万人次。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水路总长780km。首都维拉港和桑托港为国际海港,都可停泊万吨海轮。公路总长约1900km,其中沥青路94km。各主要岛屿都有机场。维拉港设有国际机场,有直飞澳、新(西兰)、斐济、所罗门和新喀里多尼亚的航线。瓦努阿图是一新兴的船旗国,目前有约600条船悬挂瓦国旗。小学实行免费教育。1995年6岁儿童的小学入学率达95%。但中学入学率很低。1998年全国有小学376所,学生33152人,教师1112人;中学39所,学生6179人,教师228人。此外还有农业学校、护士学校、警察学校、维拉市学校各1所。还有2所中专学校、1所师范学校和技术培训学校。在首都维拉港还设有南太平洋大学法律系(为分校)。瓦努阿图2003年人口19.9万。独立日7月30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3亿美元。经济增长率2.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50美元(2003)。通货膨胀率3.8%。旅游业、农业产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15%(2001)。 瓦努阿图Vanuatu原称“新赫布里底”,西南太平洋岛国。由大小80多个火山岛组成。面积11880平方公里。人口14万(1986年)。主要为新赫布里底人,讲皮钦语。首都维拉港。经济以农业为主,有大规模种植园。椰干、冻鱼和锰矿石是三大出口物资。 瓦努阿图原称“新赫布里底”。太平洋西南部岛国。陆地面积1.19万平方千米,人口14.26万(1988年)。 瓦努阿图 瓦努阿图全称瓦努阿图共和国。位于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群岛南部,即南纬 12-21度,东经166-171度之间。由班克斯,圣埃斯皮里图、马勒库拉和埃法特等8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1,880平方公里。人口 127,800人 (1984年),95%是瓦努阿图人。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通用英语、法语和比斯拉马语。首都维拉港。多数岛屿由海底火山爆发形成,多山、多河流,地震频繁。位于圣埃斯皮里图岛上的最高峰塔布韦马萨纳山海拔1877米。75%的陆地覆盖着天然植被。北部属热带气候,年降水量4,000毫米; 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2,300毫米。1906年10月成为英、法共管殖民地。1978年1月实行内部自治。1980年7月30日宣告独立。林业、渔业资源丰富。农产品有椰子、可可、薯类等。工业有椰子、牛肉、鱼类加工等企业。主要出口椰子,进口食品、工业原料、机器、交通工具等。货币称瓦图。1982年3月26日同中国建交。 ☚ 瓦伦西亚 瓦尔帕莱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