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起来的学风和工作作风。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 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这是邓小平所概括的实事求是思想原则和思想路线的内容之一,其根本内容和根本原则、方法,是指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但这仅仅是两者关系的一个方面,二者关系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即邓小平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环境中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分析、研究、解决 “第二次革命” 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根据实践标准,勇敢地抛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某些不准确、不科学或陈旧过时的论断,代之以符合实际的新的科学论断,从而大大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邓小平提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由此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邓小平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只是坚持了认识中的唯物主义路线,只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出发点和基础,还没有深入到实际问题的本质中。认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去研究问题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然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在邓小平理论中主要有如下几层意思: ❶只有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运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够揭示出实际问题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只有从 “实事” 出发,通过运用科学理论去 “求是”,才能进一步掌握实际问题的 “是” 即规律性。 ❷如果理论不联系实际,即二者相互脱离,就不能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光有理论而没有实际,这种离开实际的理论是空中楼阁,是教条主义或本本主义,两者都是主观主义; 其次,光有实际而无理论,这种实际具有盲目性,对实际的把握就是经验主义; 再次,虽然有了理论,也有了实际,但如果二者不能结合起来,就仍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❸理论与实际要能紧密联系起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从邓小平对理论怎样与实际结合的论述中,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必备条件: (1) 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邓小平理论指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先要具备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经济学,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 同时还提出了学习的三条途径,即从实践中学、从书本上学、从自己和人家的经验教训中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不是天生的,只能通过学习来把握。学而不思则殆,通过思考来再学习。只有全党和全国人民都普遍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风气,理论联系实际才有确实保证。 (2) 要善于把握共性与个性、普遍原则与特殊具体的关系。例如: 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邓小平强调要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列宁曾明确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每一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许多方面,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并且特别指出,在东方那些人口众多,社会情况非常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革命带有更多特色。马克思主义一方面认为人类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方法和形式是多样的,各具特色的; 另一方面认为人类实现社会主义具有必然性。邓小平认为,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辩证法问题的精髓,也是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核心。理论是共性和普遍原则,实际问题是个性和具体特殊表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也就是把共性与个性、原则与具体表现结合起来。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社会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3) 实际问题的解决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要取决于社会实践关系展开的程度。当条件和实践关系还未成熟时,就不要忙于或急于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否则会适得其反。邓小平认为: “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总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要对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做出科学的评价,需要做认真的研究工作,有些事要经过更长一点的时间才能充分理解和作出评价,那时再来说明这一段历史,可能会比我们今天说得更好。”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9页)将一些历史问题留待将来去解决,这不是不负责任,而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 ☚ 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哲学命题。它要求“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 (《改造我们的学习》) 毛泽东还将这种方法比作“有的放矢”:“‘的’ 就是中国革命,‘矢’ 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 ‘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 ‘的’ 的。” (同上书) 毛泽东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并列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并且指出: “理论和实践这样密切地相结合,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 《论联合政府》)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党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进行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理论从实际中来,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从实际出发,指导革命实践。脱离实际的理论,就会变成僵死的教条。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同违反这个原则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了坚决的斗争,从而使党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起来。中国共产党经常进行党内的思想教育,要求树立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坚持这一作风,必须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进行的理论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针对性地了解群众中的思想问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理论问题,不凭想当然,不说假话、大话、空话,实事求是地探索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其立场、观点、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切实把握现实的、具体的、生动的社会发展资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社会问题,进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及规律,正确地指导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 理论思维 理性 ☛ 理论联系实际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理论联系实际applying theory to real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