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论文。秦兆阳著。以“何直”笔名发表于《人民文学》1956年第9期。副标题为“对于现实主义的再认识”。文章对苏联作家协会章程上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的不合理性提出了补充意见,认为“社会主义精神”不应是艺术的真实之外的东西,如果让血肉生动的客观真实去服从硬加到作品上的抽象的主观的东西,“就很可能使得文学作品脱离客观真实,甚至成为某种政治概念的传声筒”。由此强调“现实主义文学本来是将文学描写的艺术性、真实性、思想性与典型问题和典型化的方法紧密地有机地溶合在一起的”,并主张“称当前的现实主义为社会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文章发表后引起热烈争论,但在1957年,被宣判为“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纲领”,“文化大革命”期间,又被诬为“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黑八论”之一。1979年以后恢复名誉。
长篇论文。作家秦兆阳以“何直”的笔名撰写,1956年发表。论述了现实主义的内容、任务和特征,分析了文艺上教条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态。1957年反右扩大化时被定为“修正主义文艺纲领”,文革中其基本观点被定为“黑八论”之一。粉碎“四人帮”后,才重新得到公正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