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干之丘垄。
【集校】: 洪兴祖: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干之丘垄。 校语:垄,一作陇。 黄省曾:修徃古以行恩兮,封比干之丘陇。 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朱多煃、庄允益:同黄本。 闻一多:案脩,当爲“循”,字之误也。 (“循”以形近误爲“脩”,又改写作“修”。《管子·形势篇》:“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王念孙云:“修”爲“循”之误。 《庄子·大宗师》篇“以德爲循”,《释文》《天地篇》“循于道之谓备”,《释文》并曰“循本作修”。《淮南子·诠言篇》“则动静循理”,《韩诗外传》二作修理。本篇下文“明法度而修理兮”,修亦“循”之误,[详下条]尤爲佳证。)“循往古以行恩”谓遵从往古之道以行恩也。 。【集释】: 王逸:小曰丘,大曰垄。 言武王脩先古之法,敬爱贤能,克纣封比干之墓,以彰其德,宣示四方也。 洪兴祖:《集韵》:垄,有笼音。 王泗原:垄,力踵切(肿韵),今故楚地方音亦有笼音。 丘垄,指坟墓。 《战国策·齐四》:“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 潘啸龙:封:封土作坟。 汤炳正:封,培土爲封。比干,参《天问》“比干何逆,而抑沈之”句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