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海清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王海清
王海清 王海清1916—1989原名王毕银。六安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团政治处宣传队队长、学兵连政治指导员、军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民运工作队队长、民运部宣传科科长、冀南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新编第九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二十七团政治处主任、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吉林省德惠县委书记兼县保安总队政委、吉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吉林省龙井市委书记、延边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东北军区独立第十一师政治部主任、军政大学第一六四师政治部主任、炮兵第六师政治部主任。1949年后,任东北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空军后勤部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事订货部政委、空军科学研究部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政治部副主任兼军事检察院检察长、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顾问。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 余积德 王任之 ☛ 王海清 王海清1905—1983攸县人。1949年加入共产党。建国后,任农业社长、党支部书记、公社副书记,并被评为县、省农业劳动模范。1959年精心选育水稻晚籼良种坪台一号,增产一成以上,在本县推广。1971年创造“三干两盖” 育种经验,使秧田通风爽水,谷芽扎根快,顶住了寒潮冰雹考验,闯过早稻烂种关,被省内外广泛采用。1973—1977年研究改革稻田耕作制度,总结粮食栽培“三熟制”,采用“三熟三迟三秧” 增产措施,提高复种指数,发挥迟熟稻麦的增产潜力。1976年其试验田3季粮食亩产平均3000斤; 他领导的生产队亩产超吨粮。后改晚稻水田育秧为旱土育秧,采用杂交水稻,并用大苗移栽、小蔸密植、按比用肥、间隙灌溉等措施,获连年高产。198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 ☚ 龙伯坚 朱有为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