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令 《广韵》力政切,去劲,来。 ❶ 谓发出命令让人执行。《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晋}{陆机}《辩亡论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清天步而归旧物。”{唐}{韩愈}《袁州申使状》:“伏 ”{吴组缃}《山洪》三五:“妇孺和没有职守的人们都令在家,不许到外面乱走。” 《隋书·百官志上》:“诸王言曰令,境内称之曰殿下。”{唐}{陆龟蒙}《说凤尾诺》:“凡封子弟爲王,则开府辟僚属,取当时士有学行才藻者中是选。其所下书,东宫则曰令,上书则曰牋。”{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秦}法,后及太子称令,至{汉王}赦天下,{淮南王}谢羣公,皆曰令,殆令隆而教杀耶?” ”{郭沫若}等集校引{丁士涵}云:“‘令’与‘命’通,命,名也。” {秦}{汉}时大县的行政长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爲令……减万户爲长。”自{魏}{晋}至{南北朝}末,凡县之长官一律称令,历代相沿,{明}﹑{清}时改称知县。 ❻ 官名。历代中央最高机关及某些下属机关的主官。 如尚书令﹑中书令﹐太子家令﹑掖庭令﹑太乐令等。 ❼ 指受任为县令。 {唐}{韩愈}《薛公墓志铭》:“{愈}既与公诸昆弟善,又尝代公令{河南},公之葬也,故公弟集贤殿学士尚书刑部侍郎{放}属余以铭。”{宋}{曾巩}《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又称{翕}尝令{渑池},治{崤}{嵚}之道,有黄龙白鹿之瑞。”{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后,公令{古田},调{台湾},督{川}学,巡{台厦},开府{湖南}﹑{福建},孑身在外几二十年,未尝絜眷属,延幕宾。” 《诗·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爲瘉。”{郑玄}笺:“令,善也。”{朱熹}集传:“此善兄弟,则绰绰有裕而不变;彼不善之兄弟,则由此而交相病矣。”{汉}{蔡邕}《陈太丘碑文》:“令光醇德,爲士作程;资始既正,守终有令。”{唐}{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有弟有子,提兵守藩,一时三侯,人莫敢扳。生莫与荣,殁莫与令,刻文此碑,以鸿厥庆。”{章炳麟}《訄书·订文》附录《正名杂义》:“知谀辞之不令,则碑表符命不作;明直言之无忌,则《变雅》﹑《楚辞》不兴。” 多用于称对方的家属或亲属。如令堂﹑令妹﹑令嫒等。 ❿ 古代按十二个月分别记载所施行的政令,谓之月令。后因以指时令,节令。 {唐}{张濯}《迎春东郊》诗:“{颛顼}时初谢,{句芒}令复陈。飞灰将应节,宾日已知春。”{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行乐》:“春之爲令,即天地交欢之候。” {唐}{韩愈}《人日城南登高》诗:“盘蔬冬春杂,罇酒清浊共;令徵前事爲,觞咏 新诗送。”{朱熹}注引{刘贡父}曰:“{唐}人饮酒喜以令爲罚,今人以丝管讴歌爲令。”{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余素爱客,小酌必行令。” 亦称小令或令曲。其特点一般是乐调短,字数少。 如《十六字令》,十六字;《如梦令》,三十三字。但也有少数乐调较长﹑字数较多的,如《六幺令》,九十六字。北曲的散曲中也有令,实际上等于一首单调的词,但演唱时句中可适当加入衬字。如叨叨令﹑转调淘金令等。参见“[小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