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实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实甫

元代杰出的戏剧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生平事迹不详,约与关汉卿同时。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四种,现存《西厢记》、《破窑记》(一说关汉卿作)、《丽春堂》三种;《芙蓉亭》、《贩茶船》两剧各只存一折曲词。另存散曲数首。剧作大都以青年妇女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象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具有不同典型的妇女形象。曲词优美。《西厢记》尤为出色。正如明人贾仲明所云:“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西厢记》是以爱情为题材的杂剧的高峰。王实甫和关汉卿同是元代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们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都有较大影响。

1

(曲)元·王实甫

金彩凤玲珑翡翠。绣蟠龙璎珞珠玑。

他怎生下工夫达着俺那大人机。则俺那仁慈的明圣主。

掌一统锦华夷。可则是平安了十万里。


1

(曲)元·王实甫

且休说白虹贯日。

青龙藏地。

这剑比那太阿无光。

镆铘无神。

巨阙无威。

你可休将他小觑的轻微不贵。

端的个有吹毛风力。


1

(曲)元·王实甫

玉管轻吹引凤凰。馀韵尚悠扬。

他将那阿那忽腔儿合唱。越感起我悲伤。


1

(曲)元·王实甫

可正是气压山河百二雄。

元也波戎。

将军校统。

宰臣每为头儿又尽忠。

文官每守正直。

武将每建大功。

到今日可也乐升平好受用。


4

(曲)元·王实甫

他背着些粗荆杖。

众官云:请老丞相责罚他几下。正末唱:谁敢道先打后商量。

李圭云:都因那一日与老丞相射柳时的冤雠。正末唱:且休说百步穿杨。

我和你先打一盘无梁。

从今后你也要安详。

我也不誇强。

李圭云:老丞相打我几下。倒等我放下心者。正末唱:休慌。

我若是手梢儿在你身上荡。

李圭云:老丞相打几下怕怎么。正末云:不中。唱:又只怕惹起风霜。

(曲)元·王实甫

打扮的身子儿诈。准备著云雨会巫峡。

只为这燕侣莺俦。锁不住心猿意马。

不则俺那小姐害。那生呵二三日来水米不黏牙。

因姐姐闭月羞花。真假。

这其间性儿难按纳。一地里胡拿。

(曲)元·王实甫

他把我心肠扯。因此不避路途赊。

瞒过俺能拘管的夫人。稳住俺厮齐攒的侍妾。

想著他临上马痛伤嗟。哭得我也似痴呆。

不是我心邪。自别离已后。

到西日初斜。愁得来陡峻。

瘦得来唓嗻。则离得半个日头。

却早又宽掩过翠裙三四褶。谁曾经这般磨灭。

(曲)元·王实甫

他怕我是陪钱货。

两当一便成合。

据著他举将除贼。

也消得家缘过活。

费了甚一股那。

便待要结丝罗。

休波。

省人情的妳妳忒虑过。

恐怕张罗。


6

(曲)元·王实甫

则为你彩笔题诗。回文织绵。

送得人卧枕著床。忘餐废寝。

折倒得鬓似愁潘。腰如病沈。

恨已深。病已沈。

昨夜个热脸儿对面抢白。今日个冷句儿将人厮侵。

(曲)元·王实甫

云敛睛空。

冰轮乍涌。

风扫残红。

香阶乱拥。

离恨千端。

闲愁万种。

夫人那。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他做了个影儿里的情郎。

我做了个画儿里的爱宠。

(曲)元·王实甫

卖弄你仁者能仁。倚仗你身里出身。

至如你官上加官。也不合亲上做亲。

又不曾执羔雁邀媒。献币帛问肯。

恰洗了尘。便待要过门。

枉腌了他金屋银屏。枉污了他锦衾绣裀。

(曲)元·王实甫

閒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

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窟。

披着领箬笠蓑衣。堤防他斜风细雨。

长则是琴一张。酒一壶。

自饮自斟。自歌自舞。

(曲)元·王实甫

则著你夜去明来。到有个天长地久。

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

则合带月披星。谁著你停眠整宿。

老夫人心教多。情性㑳。

使不著我巧语花言。将没做有。

(曲)元·王实甫

玉宇无尘。银河泻影。

月色横空。花阴满庭。

罗袂生寒。芳心自警。

侧著耳朵儿听。蹑著脚步儿行。

悄悄冥冥。潜潜等等。


6

(曲)元·王实甫

我这里自审。

这病为邪淫。

尸骨岩岩鬼病侵。

更做道秀才每从来恁。

似这般乾相思的好撒㖔。

功名上早则不遂心。

婚姻上更返吟复吟。

(曲)元·王实甫

我这里甫能见娉婷。比著那月殿嫦娥也不恁般撑。

遮遮掩掩穿芳径。料应来小脚儿难行。

可喜娘的脸儿百媚生。兀的不引了人魂灵。

(曲)元·王实甫

我向这浅处。扭定身躯。

呀。慢慢的将钓儿我便垂将下去。

银丝界破波文绿。可怎生浮蝣儿不动纤须。

旦儿云:老爷好快活也。正末做回头科唱:我这𥚃回头猛然觑艳姝。可知道落雁沈鱼。

(曲)元·王实甫

莫不是梵王宫。

夜撞钟。

莫不是疏竹潇潇曲槛中。

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

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

潜身再听在墙角东。

元来是近西厢理结丝桐。

(曲)元·王实甫

你绣帏里效绸缪。倒凤颠鸾百事有。

我在窗儿外几曾轻咳嗽。立苍苔将绣鞋儿冰透。

今日个嫩皮肤倒将粗棍抽。姐姐呵俺这通殷勤的著甚来由。

(曲)元·王实甫

你值一分。

他值百十分。

萤火焉能比月轮。

高低远近都休论。

我拆白道字辩与你个清浑。

净云:这小妮子。省得甚么拆白道字。你拆与我听。红唱:君瑞是个肖字这壁著个立人。

你是个木寸马户尸巾。


6

(曲)元·王实甫

一字字更长漏永。一声声衣宽带松。

别恨离愁变做一弄。张生呵越教人知重。

(曲)元·王实甫

你须是郑相国嫡亲的舍人。须不是孙飞虎家生的莽军。

乔嘴脸腌躯老死身分。少不得有家难奔。

(曲)元·王实甫

空撇下碧澄澄苍苔露冷。明皎皎花筛月影。

白日凄凉枉耽病。今夜把相思再整。

(曲)元·王实甫

到今日身无所如。想天公也有安排我处。

可不道吕望严陵自千古。这便算的我春风一度。

(曲)元·王实甫

流落的身无所居。甚也有安排我处。

吕望严陵贯今古。也算春风一度。

(曲)元·王实甫

不争和张解元参辰卯酉。便是与崔相国出乖弄丑。

到底干连者自己骨肉。夫人索穷究。


6

(曲)元·王实甫

也不学刘伶荷锸。也不学屈子投江。

且做个范蠡归湖。绕一滩红蓼。

过两岸青蒲。渔夫。

将我这小小船儿棹将过去。惊起那几行鸥鹭。

似这等乐以忘忧。胡必归欤。

(曲)元·王实甫

则落得心儿里念想。

口儿里闲题。

则索向梦儿里相逢。

俺娘昨日个大开东阁。

我则道怎生般炮凤烹龙。

朦胧可教我翠袖慇勤捧玉钟。

却不道主人情重。

则为那兄妹排连。

因此上鱼水难同。

(曲)元·王实甫

枉蠢了他梳云掠月。

枉羞了他惜玉怜香。

枉村了他殢雨尤云。

当日三才始判。

两仪初分。

乾坤。

清者为乾。

浊者为坤。

人在中间相混。

君瑞是君子清贤。

郑恒是小人浊民。

(曲)元·王实甫

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

姐姐莺莺。一更之后。

万籁无声。直至莺庭。

若是回廊下没揣的见俺可憎。将他来紧紧的搂定。

则问你那会少离多。有影无形。

(曲)元·王实甫

老夫人猜那穷酸做了新婿。

小姐做了娇妻。

这小贱人做了牵头。

俺小姐这些时春山低翠。

秋水凝眸。

别样的都休。

试把你裙带儿拴。

纽门儿扣。

比著你旧时肥瘦。

出落得精神。

别样的风流。

(曲)元·王实甫

把似你休倚著栊门儿待月。依著韵脚儿联诗。

侧著耳朵儿听琴见了他。撇假偌多话。张生。我与你兄妹之礼。甚么勾当。。怒时节把一个书生来迭噷欢时节。红娘好姐姐。去望他一遭。。

将一个侍妾来逼临。难禁。

好著我似线脚儿般殷勤不离了针。从今后教他一任这的是俺老夫人的不是。。

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


6

(曲)元·王实甫

先生休作谦。夫人专意等。

常言道恭敬不如从命。休使得梅香再来请下。

(曲)元·王实甫

来时节画堂箫鼓鸣春昼。列着一对儿鸾交凤友。

那其间才受你说媒红。方吃你谢亲酒并下。

(曲)元·王实甫

则我这好山好水难将去。待写入丹青画图。

白日𥚃对酒赏无休。到晚来挑灯看不足下。

(曲)元·王实甫

佳人有意郎君俊。我待不喝采其实怎忍。

(曲)元·王实甫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曲)元·王实甫

恁与我助威风擂几声鼓。仗佛力呐一声喊。

绣旗下遥见英雄俺。我教那半万贼兵唬破胆。


6

(曲)元·王实甫

他每不识忧。

不识愁。

一双心意两相投。

夫人得好休。

便好休。

这其间何必苦追求。

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曲)元·王实甫

果若你有心。

他有心。

昨日鞦韆院宇夜深沈。

花有阴。

月有阴。

春宵一刻抵千金。

何须诗对会家吟。

(曲)元·王实甫

那语句清音律轻。

小名儿不枉了唤做莺莺。

他若是共小生厮觑定。

隔墙儿酬和到天明。

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曲)元·王实甫

这厮乔议论。

有向顺。

你道是官人则合做官人。

信口喷。

不本分。

你道穷民到老是穷民。

却不道将相出寒门。

(曲)元·王实甫

乐有馀。

饮未足。

樽前无酒典衣沽。

倒玉壶。

听金缕。

直吃的满身花影倩人扶。

我可也不让楚三闾。

(曲)元·王实甫

他那里思不穷。

我这里意已通。

娇鸾雏凤失雌雄。

他曲未终。

我意转浓。

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

尽在不言中。


5

(曲)元·王实甫

谢张生伸志。一封书到便兴师。

显得文章有用。足见天地无私。

若不是剪草除根半万贼。险些儿灭门绝户了俺一家儿。

莺莺君瑞。许配雄雌。

夫人失信。推托别词。

将婚姻打灭以兄妹为之。如今都废却成亲事。

一个价糊突了胸中锦绣。一个价泪揾湿了脸上胭脂。

(曲)元·王实甫

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

僧居禅室。鸦噪庭槐。

风弄竹声则道似金佩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

意悬悬业眼。急穰穰情怀。

身心一片。无处安排。

则索呆答孩。倚定门儿待。

越越的青鸾信杳。黄犬音乖。

(曲)元·王实甫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

池塘梦晓。阑槛辞春。

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

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曲)元·王实甫

端的是走轮飞鞚。

车如流水马如龙。

绮罗香𥚃。

箫鼓声中。

盛世黎民歌岁稔。

太平圣主庆年丰。

正遇着蕤宾节届。

今日个宴赏群公。

光禄寺酝江酿海。

尚食局炮凤烹龙。

教坊司趋跄妓女。

仙音院整理丝桐。

都一时向御苑来供奉。

恰便似众星拱北。

万水朝东。

(曲)元·王实甫

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

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才高难入俗人机。时乖不遂男儿愿。

空雕虫篆刻。缀断简残编。


5

(曲)元·王实甫

休道这生。年纪儿后生。

恰学害相思病。天生聪俊。

打扮素净。奈夜夜成孤另。

才子多情。佳人薄倖。

兀的不担阁了人性命。末云:你姐姐果有信行。红:谁无一个信行。

谁无一个志诚。您两个今夜亲折證。

(曲)元·王实甫

四肢。

不能动止。

急切里盼不到蒲东寺。

小夫人须是你见时。

别有甚闲传示。

我是个浪子官人。

风流学士。

怎肯带残花折旧枝。

自从。

到此。

甚的是闲街市。

(曲)元·王实甫

煖溶溶玉醅。

白泠泠似水。

多半是相思泪。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

恨塞满愁肠胃。

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

拆鸳鸯在两下里。

一个这壁。

一个那壁。

一递一声长吁气。

(曲)元·王实甫

过得主廊。

引入洞房。

好事从天降。

我与你看著门儿。你进去。洁怒云:先生。此非先王之法言。岂不得罪于圣人之门乎。老僧偌大年纪。焉肯作此等之态。末唱:好模好样忒莽撞。

没则罗便罢。

烦恼则么耶唐三藏怪不得小生疑你。。

偌大一个宅堂。

可怎生别没个儿郎。

使得梅香来说勾当。

(曲)元·王实甫

张生近间。

面颜。

瘦得来实难看。

不思量茶饭。

怕见动惮。

晓夜将佳期盼。

废寝忘餐。

黄昏清旦。

望东墙淹泪眼。


5

(曲)元·王实甫

冷清清客店儿。风淅淅雨丝丝。

雨儿零风儿细梦回时。多少伤心事。

(曲)元·王实甫

崔家女艳妆。莫不是演撒你个老洁郎。

(曲)元·王实甫

分明是你过犯。没来由把我摧残。

使别人颠倒恶心烦。你不惯谁曾惯。

(曲)元·王实甫

将来的酒共食。尝著似土和泥。

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曲)元·王实甫

咱人一事精百事精。一无成百无成。

世间草木本无情自古云。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他犹有相兼并。


5

(曲)元·王实甫

惊觉我的是颤巍巍竹影走龙蛇。虚飘飘庄周梦蝴蝶。

絮叨叨促织儿无休歇。韵悠悠砧声儿不断绝。

痛煞煞伤别。急煎煎好梦儿应难舍。

冷清清的咨嗟。娇滴滴玉人儿何处也。

(曲)元·王实甫

准备着翠袖舞霓裳。却又早丹诏下茅堂。

未见真龙面。先闻宝篆香。

托赖着君王。高力士休拦挡。

我若不斟量。又只怕李太白贬夜郎。

(曲)元·王实甫

恰便似檀口点樱桃。粉鼻儿倚琼瑶。

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

妖娆。满面儿扑堆著俏。

苗条。一团儿衠是娇。

(曲)元·王实甫

谁承望这即即世世老婆婆。著莺莺做妹妹拜哥哥。

白茫茫溢起蓝桥水。不邓邓点著祅庙火。

碧澄澄清波。扑剌剌将比目鱼分破。

急攘攘因何。扢搭地把双眉锁纳合。

(曲)元·王实甫

谁著你夤夜入人家。非奸做贼拿。

你本是个折桂客做了偷花汉。不想去跳龙门学骗马。

姐姐且看红娘面。饶过这生者。旦云:若不看红娘面。扯你到夫人那里去。看你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起来。红唱:谢小姐贤达。看我面遂情罢。

若到官司详察你既是秀才。只合苦志于寒窗之下。谁教你夤夜辄入人家花园。做得个非奸即盗。先生呵。。整备著精皮肤吃顿打。


5

(曲)元·王实甫

兰麝香仍在。

佩环声渐远。

东风摇曳垂杨线。

游丝牵惹桃花片。

珠帘掩映芙蓉面。

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

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曲)元·王实甫

你将那偷香手。

准备著折桂枝。

休教那淫词儿污了龙蛇字。

藕丝儿缚定鶤鹏翅。

黄莺儿夺了鸿鹄志。

休为这翠帏锦帐一佳人。

误了你玉堂金马三学士。

(曲)元·王实甫

多丰韵。

忒稔色。

乍时相见教人害。

霎时不见教人怪。

些儿得见教人爱。

今宵同会碧纱厨。

何时重解香罗带。

(曲)元·王实甫

想著文章士旖旎人。他脸儿清秀身儿俊。

性儿温克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

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

(曲)元·王实甫

安排著害。

准备著抬。

想著这异乡身强把茶汤挨。

则为这可憎才熬得心肠耐。

办一片志诚心留得形骸在。

试著那司天台打算半年愁。

端的是太平车约有十馀载。


5

(曲)元·王实甫

若不是衬残红芳径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

且休题眼角儿留情处。则这脚踪儿将心事传。

慢俄延。投至到栊门儿前面。

刚那了一步远。刚刚的打个照面。

风魔了张解元。似神仙归洞天。

空馀下杨柳烟。只闻得鸟雀喧。

(曲)元·王实甫

第一来免摧残老太君。

第二来免堂殿作灰烬。

第三来诸僧无事得安存。

第四来先君灵柩稳。

第五来欢郎虽是未成人。

欢:俺呵打甚么不紧。旦:须是崔家后代孙。

莺莺为惜己身。

不行从著乱军。

诸僧众污血痕。

将伽蓝火内焚。

先灵为细尘。

断绝了爱弟亲。

割开了慈母恩。

(曲)元·王实甫

春罗元莹白。早见红香点嫩色。

旦云:羞人答答的。看甚么。末:灯下偷睛觑。胸前著肉揣。

畅奇哉。浑身通泰。

不知春从何处来。无能的张秀才。

孤身西洛客。自从逢稔色。

思量的不下怀。忧愁因间隔。

相思无摆划。谢芳卿不见责。

(曲)元·王实甫

我则道佛花笺打稿儿。

元来他染霜毫不勾思。

先写下几句寒温序。

后题著五言八句诗。

不移时。

把花笺锦字。

叠做个同心方胜儿。

忒聪明。

忒煞思。

忒风流。

忒浪子。

虽然是假意儿。

小可的难到此。

(曲)元·王实甫

当日五言诗紧趁逐。后来因七弦琴成配偶。

他怎肯冷落了诗中意。我则怕生疏了弦上手。

红云:玉簪呵。有甚主意。旦:我须有个缘由。他如今功名成就。

则怕他撇人在脑背后。红云:斑管要怎的。旦:湘江两岸秋。

当日娥皇因虞舜愁。今日莺莺为君瑞忧。

这九嶷山下竹。共香罗衫袖口。


5

(曲)元·王实甫

自从那日初时想月华。挨一刻似一夏。

见柳梢斜日迟迟下。早道好教贤圣打。

(曲)元·王实甫

你看那淡云笼月华。似红纸护银蜡。

柳丝花朵垂帘下。绿莎茵铺著绣榻。

(曲)元·王实甫

老夫人转关儿没定夺。哑谜儿怎猜破。

黑阁落甜话儿将人和。请将来著人不快活。

(曲)元·王实甫

大师年纪老。法座上也凝眺。

举名的班首真呆僗。觑著法聪头做金磬敲。

(曲)元·王实甫

你是为人须为彻。将衣袂不藉。

绣鞋儿被露水泥沾惹。脚心儿管踏破也。


5

(曲)元·王实甫

俺那鸳鸯枕。

翡翠衾。

便遂杀了人心。

如何肯赁。

至如你不脱解和衣儿更怕甚。

不强如手执定指尖儿恁。

倘或成亲倒大来福荫。

(曲)元·王实甫

这的是俺娘的机变。非干是妾身脱空。

若由得我呵乞求得效鸾凤。俺娘无夜无明并女工。

我若得些儿闲空。张生呵怎教你无人处把妾身作诵。

(曲)元·王实甫

相思事。一笔勾。

早则展放从前眉儿皱。美爱幽欢恰动头。

既能勾。张生你觑兀的般可喜娘庞儿也要人消受。

(曲)元·王实甫

纵得山林趣。惯将礼法疏。

顿忘了马上燕南旧来路。如今拣溪山好处居。

为甚么懒归去。被一片野云留住。

(曲)元·王实甫

帘垂下。

户已扃。

却才个悄悄相问。

他那里低低应。

月朗风清恰二更。

厮傒倖。

他无缘小生薄命。


4

(曲)元·王实甫

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著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曲)元·王实甫

幽僻处可有人行。

点苍苔白露泠泠。

隔窗儿咳嗽了一声。

(曲)元·王实甫

大人家举止端详。全没那半点儿轻狂。

大师行深深拜了。启朱唇语言的当。

(曲)元·王实甫

小孩儿家口没遮栏。一迷的将言语摧残。

把似你使性子休思量秀才。做多少好人家风范红做拾书科。


4

(曲)元·王实甫

我这里粉颈低垂。蛾眉频蹙。

芳心无那。俺可甚相见话偏多。

星眼朦胧。檀口嗟咨。

攧窨不过。这席面儿畅好是乌合。

(曲)元·王实甫

良夜迢迢。闲庭寂静。

花枝低亚。他是个女孩儿家。

你索将性儿温存。话儿摩弄。

意儿谦洽。休猜做败柳残花。

(曲)元·王实甫

老的小的。村的俏的。

没颠没倒。胜似闹元宵。

稔色人儿。可意冤家。

怕人知道。看时节泪眼偷瞧。

(曲)元·王实甫

想著你废寝忘餐。香消玉减。

花开花谢。犹自觉争些。

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

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4

(曲)元·王实甫

他其实咽不下玉液金波。谁承望月底西厢。

变做了梦里南柯。泪眼偷淹。

酩子里揾湿香罗。他那里眼倦开软瘫做一垛。

我这里手难抬称不起肩窝。病染沈痾。

断然难活。则被你送了人呵当甚么喽啰。

(曲)元·王实甫

他是个娇滴滴美玉无瑕。

粉脸生春。

云鬓堆鸦。

恁的般受怕担惊。

又不图甚浪酒闲茶。

则你那夹被儿时当奋发。

指头儿告了消乏。

打叠起嗟呀。

毕罢了牵挂。

收拾了忧愁。

准备著撑达。

(曲)元·王实甫

想人生最苦离别。

可怜见千里关山。

独自跋涉。

似这般割肚牵肠。

到不如义断恩绝。

虽然是一时间花残月缺。

休猜做瓶坠簪折。

不恋豪杰。

不羡骄奢。

生则同衾。

死则同穴。

(曲)元·王实甫

著小生迷留没乱心痒难挠。

哭声儿似莺啭乔林。

泪珠儿似露滴花梢。

大师也难学。

把一个发慈悲的脸儿来朦著。

击磬的头陀懊恼。

添香的行者心焦。

烛影风摇。

香霭云飘。

贪看莺莺。

烛灭香消。


4

(曲)元·王实甫

他为你梦里成双觉后单。

废寝忘餐。

罗衣不奈五更寒。

愁无限。

寂寞泪阑干。

(曲)元·王实甫

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

恐怕人知。

猛然见了把头低。

长吁气。

推整素罗衣。

(曲)元·王实甫

则见他叉手忙将礼数迎。

我这里万福先生。

乌纱小帽耀人明。

白襕净。

角带傲黄鞓。

(曲)元·王实甫

可喜娘的庞儿浅淡妆。

穿一套缟素衣裳。

胡伶渌老不寻常。

偷睛望。

眼挫里抹张郎。


4

(曲)元·王实甫

相见时红雨纷纷点绿苔。

别离后黄叶萧萧凝暮霭。

今日见梅开。

别离半载琴童。我嘱付你的言语记著。。

则说道特地寄书来。

(曲)元·王实甫

万草千花御苑东。

簌翠偎红彩绣中。

满地绿茸茸。

更打着军兵簇拥。

可兀的似锦胡衕。

(曲)元·王实甫

俺姐姐针线无心不待拈。

脂粉香消懒去添。

春恨压眉尖。

若得灵犀一点。

敢医可了病恹恹下。

(曲)元·王实甫

夫主京师禄命终。

子母孤孀途路穷。

因此上旅榇在梵王宫。

盼不到博陵旧冢。

血泪洒杜鹃红。


4

(曲)元·王实甫

破虏平戎。

灭辽取宋。

中原统。

建四十里金镛。

率万国来朝贡。

(曲)元·王实甫

相国行祠。

寄居萧寺。

因丧事。

幼女孤儿。

将欲从军死。

(曲)元·王实甫

伫立闲阶。

夜深香霭。

横金界。

潇洒书斋。

闷杀读书客。

(曲)元·王实甫

游艺中原。

脚根无线。

如蓬转。

望眼连天。

日近长安远。


3

(曲)元·王实甫

俺如今要取讨呵。

有普察副统。

要辨真呵。

有得满具中。

要做准呵。

有完颜内奉。

非是咱卖蕴藉。

誇强勇。

端的是结束威风。

(曲)元·王实甫

往常但见个外人。

氲的早嗔。

但见个客人。

厌的倒褪。

从见了那人。

兜的便亲。

想著他昨夜诗。

依前韵。

酬和得清新。

(曲)元·王实甫

他若是肯来。

早身离贵宅。

他若是到来。

便春生敝斋。

他若是不来。

似石沈大海。

数著他脚步儿行。

倚定窗棂儿待。

寄语多才。


3

(曲)元·王实甫

呀。将俺一家儿不留一个龆龀。

待从军。又怕辱没了家门。

我不如白练套头儿寻个自尽。将我尸榇。

献与贼人。也须得个远害全身。

(曲)元·王实甫

我将你做心肝儿般看待。点污了小姐清白。

忘餐废寝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

志诚挨。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

(曲)元·王实甫

呀。门掩著梨花深院。

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天不与人行方便。

好著我难消遣。端的是怎留连。

小姐呵。则被你兀的不引了人意马心猿。


3

(曲)元·王实甫

随喜了上方佛殿。早来到下方僧院。

行过厨房近西。法堂北钟楼前面。

游了洞房。登了宝塔。

将回廊绕遍。数了罗汉。

参了菩萨。拜了圣贤。

莺莺引红娘撚花枝上云:红娘。俺去佛殿上耍去来。末做见科:呀。正撞著五百年风流业冤。

(曲)元·王实甫

我将这纸窗儿湿破。

悄声儿窥视。

多管是和衣儿睡起。

罗衫上前襟褶䘭。

孤眠况味。

凄凉情绪。

无人伏侍。

觑了他涩滞气色。

听了他微弱声息。

看了他黄瘦脸儿。

张生呵你若不闷死多应是害死。

(曲)元·王实甫

猛见他可憎模样。

小生那里得病来。

早医可九分不快。

先前见责。

谁承望今宵欢爱。

著小姐这般用心。

不才张珙。

合当跪拜。

小生无宋玉般容。

潘安般貌。

子建般才。

姐姐。

你则是可怜见为人在客。


3

(曲)元·王实甫

对著盏碧荧荧。短檠灯。

倚著扇冷清清。旧帏屏。

灯儿又不明。梦儿又不成。

窗儿外淅零零的风儿透疏棂。忒楞楞的纸条儿鸣。

枕头儿上孤另。被窝儿里寂静。

你便是铁石人。铁石人也动情。

(曲)元·王实甫

则见他走将来气冲冲。

怎不教人恨匆匆。

吓得人来怕恐。

早是不曾转动。

女孩儿家直恁响喉咙。

紧摩弄。

索将他拦纵。

则恐怕夫人行。

把我来厮葬送。

(曲)元·王实甫

我今日赴京都。

见銮舆。

也不是我倚仗着功劳。

敢喝金吾。

其实的瞒不过这近御。

我去处便去。

那一个閒人敢言语。

那无徒甚的是通晓兵书。

他怎敢我跟前我跟前无怕惧。


3

(曲)元·王实甫

绣鞋儿刚半拆。柳腰儿勾一搦。

羞答答不肯把头抬。只将鸳枕挨。

云鬟彷佛坠金钗。偏宜䯼髻儿歪。

(曲)元·王实甫

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

则著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他那里尽人调戏亸著香肩。只将花笑撚。

(曲)元·王实甫

金钗敲门扇儿。末云:是谁。红唱:我是个散相思的五瘟使。

俺小姐想著风清月朗夜深时。使红娘来探尔。

末云:既然小娘子来。小姐必有言语。红唱:俺小姐至今脂粉未曾施。念到有一千番张殿试。


3

(曲)元·王实甫

我相思为他。

他相思为我。

从今后两下里相思都较可。

酬贺间礼当酬贺。

俺母亲也好心多。

(曲)元·王实甫

自别来间阔。

幸得俱无恙。

这𥚃是土长根生父母邦。

怎将咱流窜在济南天一方。

这些时怎不凄凉。

(曲)元·王实甫

走荒郊旷野。

把不住心娇怯。

喘吁吁难将两气接。

疾忙赶上者。

打草惊蛇。


2

(曲)元·王实甫

昨日个深居华屋。今日个流窜荒墟。

冷落了歌儿舞女。空闲了宝马香车。

(曲)元·王实甫

生居在华屋,今日流落在丘墟。

冷淡了歌儿舞女。

空闲了宝马香车。

知他是断与甚处内府。

绕青山十里平湖。

共一叶扁舟睡足。

抖擞著绿蓑归去。


2

(曲)元·王实甫

有心争似无心好。

多情却被无情恼。

劳攘了一宵。

月儿沈。

钟儿响。

鸡儿叫。

唱道是玉人归去得疾。

好事收拾得早道场毕。

诸人散了。

酩子里各归家。

葫芦提闹到晓并下。

(曲)元·王实甫

柳丝长咫尺情牵惹。水声幽彷佛人呜咽。

斜月残灯。半明不灭。

唱道是旧恨连绵。新愁郁结。

恨塞离愁满肺腑。难淘泻。

除纸笔代喉舌。千种相思对谁说并下。


2

(曲)元·王实甫

足下其实啉。

休妆㖔。

笑你个风魔的翰林。

无处问佳音。

向简帖儿上计禀。

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

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

俺那小姐忘恩。

赤紧的偻人负心。

(曲)元·王实甫

夜坐时停了针绣。

共姐姐闲穷究。

说张生哥哥病久。

咱两个背著夫人。

向书房问候。


2

(曲)元·王实甫

母亲。

都做了莺莺生忿。

对傍人一言难尽。

母亲。

休爱惜莺莺这一身。

恁孩儿别有一计。

不拣何人。

建立功勋。

杀退贼军。

扫荡妖氛。

倒陪家门。

情愿与英雄结婚姻。

成秦晋。

(曲)元·王实甫

颠倒写鸳鸯两字。

方信道在心为志。

看喜怒其间觑个意儿。

放心波学士。

我愿为之。

并不推辞。

自有言词。

则说道昨夜弹琴的那人儿。

教传示红云。


2

(曲)元·王实甫

成就了今宵欢爱。魂飞在九霄云外。

投至得见你多情小妳妳。憔悴形骸。

瘦似麻秸。今夜和谐。

犹似疑猜。露滴香埃。

风静闲阶。月射书斋。

云锁阳台。审问明白。

只疑是昨夜梦中来。愁无奈。

(曲)元·王实甫

都一般啼痕湮透。

似这等泪斑宛然依旧。

万古情缘一样愁。

涕泪交流。

怨慕难收。

对学士丁宁说缘由。

是必休忘旧。


2

(曲)元·王实甫

我这里开时和泪开。他那里修时和泪修。

多管阁著笔尖儿未写早泪先流。寄来的书泪点儿兀自有。

我将这新痕把旧痕湮透。正是一重愁翻做两重愁。

(曲)元·王实甫

你逐宵野店上宿。休将包袱做枕头。

怕油脂腻展污了恐难酬。倘或水浸雨湿休便扭。

我则怕乾时节熨不开褶皱。一桩桩一件件细收留。


2

(曲)元·王实甫

这琴他教我闭门学禁指。留意谱声诗。

调养圣贤心。洗荡巢由耳。

(曲)元·王实甫

著几个小沙弥把幢幡宝盖擎。壮行者将捍棒镬叉担。

你排阵脚将众僧安。我撞钉子把贼兵来探。


2

(曲)元·王实甫

呆答孩店房儿里没话说。

闷对如年夜。

暮雨催寒蛩。

晓风吹残月。

今宵酒醒何处也。

(曲)元·王实甫

没人处则会閒嗑牙。

就里空奸诈。

怎想湖山边。

不记西厢下。

香美娘处分破花木瓜。


2

(曲)元·王实甫

我则道槐影风摇暮鸦。元来是玉人帽侧乌纱。

一个潜身在曲槛边。一个背立在湖山下。

那里叙寒温。并不曾打话。

红云:赫赫赤赤。那鸟来了。末云:小姐。你来也。

搂住红科:红云:禽兽。是我。

你看得好仔细著。若是夫人怎了。

末云:小生害得眼花。搂得慌了些儿。不知是谁。望乞恕罪。红唱:便做道搂得慌呵你也索觑咱。多管是饿得你个穷神眼花。

(曲)元·王实甫

惟愿存在的人间寿高。

亡化的天上逍遥。

为曾祖父先灵。

礼佛法僧三宝。

焚名香暗中祷告。

则愿得红娘休劣。

夫人休焦。

犬儿休恶。

佛啰早成就了幽期密约。


2

(曲)元·王实甫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曲)元·王实甫

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忏。

颩了僧伽帽。袒下我这偏衫。

杀人心逗起英雄胆。两只手将乌龙尾钢椽揝。


2

(曲)元·王实甫

是人呵疾忙快分说。是鬼呵合速灭。

(曲)元·王实甫

门儿外帘儿前将小脚儿那。

我恰待目转秋波。

谁想那识空便的灵心儿早瞧破。

諕得我倒𧻞。

倒𧻞。


2

(曲)元·王实甫

把河桥飞虎将军。

叛蒲东掳掠人民。

半万贼屯合寺门。

手横著霜刃。

高叫道要莺莺做压寨夫人。

(曲)元·王实甫

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

莫不是裙拖得环佩玎𤤮。

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

莫不是金钩双控。

吉丁当敲响帘栊。


2

(曲)元·王实甫

浮沙羹宽片粉添些杂糁。

酸黄齑烂豆腐休调啖。

万馀斤黑面从教暗。

我将这五千人做一顿馒头馅。

是必休误了也么哥。

休误了也么哥。

包残馀肉把青盐蘸。

(曲)元·王实甫

见安排著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

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

准备著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沈沈的睡。

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歌。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歌。

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悽悽惶惶的寄。


1

(曲)元·王实甫

我则道官封做。

官封做一字王。

位不过。

位不过头厅相。

想着老无知。

老无知焉敢当。

左相云:老丞相。你受了官职者。何必太谦。正末唱:哎。

怎比的你左丞相。

左丞相洪福量。


1

(曲)元·王实甫

撑到这芦花密处。款款将船儿缆住。

见垂柳风摇翠缕。荡的这几朵儿荷花似舞。


1

(曲)元·王实甫

早是人寂寞。更那堪更漏长。

点点声声被他滴断肠。到晓光。

到晓光。便道他不断肠。

又被这家私上。横枝儿有一万桩。


1

(曲)元·王实甫

刚道不思量。

教人越悽惶。

我家𥚃撇下一个红妆。

守着一间空房。

如何教我不思量。


1

(曲)元·王实甫

不知几时节离御苑。

多早晚出庭闱。

不记得是谁人扶下这白玉梯。

押宴官云:老丞相昨日也不曾饮甚么酒。正末唱:怎当他酬酢处两三巡。

揭席时五六杯。

醉的我将宫锦淋漓。

莫不我触犯着尊严罪。


1

(曲)元·王实甫

这山字领缘何慢。夫人云:老相公兀的带。正末唱:玉兔鹘因甚长。

夫人云:都是你旧时穿的。正末唱:待道是我旧衣服怎生虚儾。云:夫人。将镜儿来。夫人云:镜儿在此。正末云:我试照咱。唱:我这𥚃对青镜猛然见我两鬓霜。

哎。可怎生不似我旧时形像。


1

(曲)元·王实甫

不刺刺引马儿先将箭道通。伸猿臂揽银鬃。

靶内先知箭有功。忽的呵弓开秋月。

扑的呵箭飞金电。脱的呵马过似飞熊。


1

(曲)元·王实甫

这泼徒怎敢将人戏。

你托赖着谁人气力。

李圭云:难道我托赖你的气力。正末唱:睁开你那驴眼可便觑着阿谁。

我更歹杀者波是将相的苗裔。

大人呵尚兀自高擎着玉液来酬我。

你待浓蘸着霜毫敢抹谁。

这厮也不称你那元戎职。

李圭云:什么这厮那厮。只管骂谁。正末云:我不敢骂你。敢打你。做打科唱:我则待一拳两脚。

打的他似土如泥。


1

(曲)元·王实甫

也无那采薪的樵子。耕种的农夫。

往来的商贾。谈笑的鸿儒。

做伴的茶药琴棋笔砚书。秋草人情即渐疏。

出落的满地江湖。我可也钓贤不钓愚。


1

(曲)元·王实甫

可人意清歌妙舞。

酬吾志美酒鲜鱼。

则这春风一枝花解语。

似出塞美人图。

可便妆梳。


1

(曲)元·王实甫

闲来膝上横琴坐。

醉时林下和衣卧。

畅好快活。

乐天知命随缘过。

为伴侣惟三个。

明月清风共我。

再不把利名侵,且须将是非躲。


1

(曲)元·王实甫

情引眉梢。

心绪你知道。

愁种心苗。

情思我猜著。

畅懊恼。

响铛铛云板敲。

行者又嚎。

沙弥又哨。

恁须不夺人之好。


1

(曲)元·王实甫

紫云堆𥚃月如眉。

几点晓星稀。

岸滑霜冷玉尘飞。

已抛下二掷。

似啄木寻食。

从来那撚无凝滞。

疾局到底便宜。

李圭云:这一盘是我赢了正末唱:我见他那头盘𥚃打一个无梁意李圭云:你这马不得到家。可不输了。正末云:则我要一个么六。做喝科:李圭云:他喝么六就是么六。这骰子是你的骨头做的。正末唱:。

口喝着个么六是赢的。


1

(曲)元·王实甫

泪滴千行与万行。

那一日不登楼长望。

我平也波常。

何曾道离故乡。

那一日离的我这心儿上。


1

(曲)元·王实甫

这都是托赖着大人的虎势。赢的他急难措手。

打的他马不停蹄。做色数唤点儿皆随意。

李圭云:我可生悔气。这色儿不顺。正末云:你昨日也说马眼义哩。唱:不比你射柳处也推着马眼迷奚。押宴官云:李监军。你输了这翡翠珠衣也。老丞相。你饶他一掷波。正末唱:我若不觑大人面皮。

直赢的他与我跟随。李圭云:你说这大话。赢的我跟随。我和你如今别赌些利物。看那个赢那个输。正末云:我如今再和你打。饶你一掷。唱:饶先递。

李圭云:我怎么要你饶。正末唱:则你那赤瓦不刺强嘴。兀自说兵机。


1

(曲)元·王实甫

舞蹁跹翠袖长。

击鼍鼓奏笙簧。

高髻云鬟宫样妆。

金钗列数行。

欢声动一座丽春堂。


1

(曲)元·王实甫

则见贝阙蓬壶一望中。

从地涌。

看了这五云楼阁日华东。

恰似那访天台娱入桃源洞。

端的便往扬州移得琼花种。

胜太平独秀岩。

冠神龙万寿峰。

则他这云间一派箫韶动。

不弱似天上蕊珠宫。


1

(曲)元·王实甫

恰才个笑呵呵。

都做了江州司马泪痕多。

若不是一封书将半万贼兵破。

俺一家儿怎得存活。

他不想结姻缘想甚么。

到如今难著莫。

老夫人谎到天来大。

当日成也是恁个母亲。

今日败也是恁个萧何。


1

(曲)元·王实甫

裙染榴花。睡损胭脂皱。

纽结丁香。掩过芙蓉扣。

线脱珍珠。泪湿香罗袖。

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


1

(曲)元·王实甫

夫人也我则道你一身亡。全家丧。

三百口老小添悲怆。我怕你断送了别头项。


1

(曲)元·王实甫

都只为一官半职。阻隔著千山万水。


1

(词)元·王实甫

水声山色两模糊。閒看云来去。

则我怨结愁肠对谁诉。自踌躇。

想这场烦恼都也由咱取。感今怀古。

旧荣新辱。都装入酒葫芦。


1

(曲)元·王实甫

歌金缕清音嘹喨品鸾箫馀韵悠扬。

大筵会公卿宰相。

早先声把烟尘扫荡。

从今后四方。

八荒。

万邦。

齐仰贺当今皇上。


2

(曲)元·王实甫

我觑了这穷客程。

旧行装。

我可甚么衣锦还乡。

家僮云:这𥚃比那济南不同。正末唱:我恰离了这云水窟。

早来到是非场。

你与我弃了长竿。

抛了短棹。

我又怕惹起风波千丈。

我这𥚃凝眸望。

元来是文官武职。

一刬地济济跄跄。

(曲)元·王实甫

穷客程,旧行装。

我可堪锦衣还乡。

恰离了云水窟,早来到是非场。

你与我弃了长竿抛了短棹,又惹起风波千丈。

我这里凝眸望。

见文官武职,排列著诸子诸王。


1

(曲)元·王实甫

愿陛下圣寿无疆。

顿首诚惶。

諕的我手儿脚儿忙也波忙。

俺如今托赖着君王。

可怜我疏狂。

直来到宅上。

死生应难忘。


1

(曲)元·王实甫

听说罢魂离了壳。

见放著祸灭身。

将袖稍儿揾不住啼痕。

好教我去住无因。

进退无门。

可著俺那埚儿里人急偎亲。

孤孀子母无投奔。

赤紧的先亡过了有福之人。

耳边厢金鼓连天振。

征云冉冉。

土雨纷纷。


1

(曲)元·王实甫

你那里问小僧敢去也那不敢。我这里启大师用昝也不用昝。

你道是飞虎将声名播斗南。那厮能淫欲。

会贪婪。诚何以堪。


1

(曲)元·王实甫

因姐姐玉精神。

花模样。

无倒断晓夜思量。

著一片志诚心盖抹了漫天谎。

出画阁。

向书房。

离楚岫。

赴高唐。

学窃玉。

试偷香。

巫娥女。

楚襄王。

楚襄王敢先在阳台上下。


1

(曲)元·王实甫

山势崔巍。倚晴岚数层金碧。

照皇都一片琉璃。端的个路盘桓。

山掩映。堆蓝叠翠。

俺这𥚃伫立丹梯。则见那广寒宫在五云乡内。

王实甫

王实甫

元代戏曲作家。一作实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据近人考证,王原籍定兴(今属河北),约生于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之前,约卒于元顺帝至元初(1335—1336)。曾任县官,擢升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因与台臣议事不合,四十余岁弃官归隐,从事杂剧创作。所作杂剧据《录鬼簿》著录有十四种。现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一说第五本系关汉卿续)、《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一说关汉卿作)、《四丞相歌舞丽春堂》(一作《四大王高宴丽春堂》)三种。《韩彩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各残存一折曲词,见《元人杂剧钩沉》。所作以文采见长,故《太和正音谱》喻之为“花间美人”,谓其“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如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西厢记》是其代表作,在我国古典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戏曲小说影响很大。与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并称元杂剧中四大爱情剧。亦工散曲,现存若干。

☚ 关汉卿   白朴 ☛
王实甫

王实甫

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不详。据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序》,元泰定元年(1324)时,王实甫已去世。他的创作活动当主要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又据王实甫所作散曲推断,他早年曾为官,仕途不顺利,晚年退隐,六十岁以后去世。今人孙楷第认为元代名臣王结之父名德信,可能即是王实甫。王结在《元史》中有传,在苏天爵《滋溪文稿》中有“行状”。但述其父卒年与《中原音韵序》不合,疑非一人。元末明初人贾仲明在《凌波仙》吊曲中赞王实甫“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可知王实甫的杂剧作品在当时即受到推重。王实甫所作杂剧共十四种,今仅存《西厢记》、《破窑记》和《丽春堂》三种。另《芙蓉亭》和《贩茶船》则仅存佚曲,见《元人杂剧钩沉》。其馀《双渠怨》、《进梅谏》、《于公高门》、《明达卖子》、《七步成章》、《陆绩怀橘》、《丽春园》、《娇红记》、《多月亭》九种已佚。王实甫擅长写爱情戏,其代表作《西厢记》成为元代杂剧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从明、清至今,都受到戏曲理论家的好评。《西厢记》的全本和折子戏于明、清盛演不衰,直至今日,京剧、越剧以及其他地方戏都有改编演出。《破窑记》在艺术上,特别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有独特的造诣。《芙蓉亭》、《贩茶船》今存之佚曲,亦风格秀美,细腻委婉,与《西厢记》类似。另外,王实甫还有散曲流传至今,散见于《中原音韵》、《雍熙乐府》等书。

☚ 庾天锡   李文蔚 ☛

王实甫?—?

一说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曾作过官,退隐后从事戏曲创作,所作杂剧十四种,今多亡佚,仅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
索引:王实甫、德信。

王实甫

 元代著名戏曲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生平事迹不详。共写杂剧十四种,今存《西厢记》, 《破窑记》, (一说关汉卿作)、《丽春堂》三种。

王实甫

元代戏曲作家。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一说生于1260年,卒于1336年)。至少活了60岁。创作活动年代,大约在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所作杂剧有《西厢记》、《进梅谏》等14种,现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3种,残存《芙蓉亭》、《贩茶船》2剧曲词各1折,仅存名目而见于《录鬼簿》者有9种。另有少量散曲:小令1首,套曲3种。《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很大。

王实甫

171 王实甫

元杂剧作家。大都人,名德信。生卒年与生平事迹均不详。其创作活动,大致在元成宗的元贞、大德年间。《北宫词记》录有 [商调·集贤宾] 《退隐》一套,署名王实甫,是60自寿词,有“百年期、六分等到手”之句。今人孙楷第《元曲家考略》疑其即元名宦王结之父,皆可参考。著杂剧13种,全存的只有《西厢记》、《破窑记》和 《丽春堂》3种,残存的有《贩茶船》、《芙蓉亭》2种。另存小令1,套数2,残套1。

☚ 关汉卿   白朴 ☛
王实甫

王实甫Wang Shipu

元代杂剧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均不详。曾做过官,后退职闲居。他的主要创作活动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
王实甫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之一,他的杂剧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均有较大的影响。著有杂剧13种,现仅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四丞相歌舞丽春堂》全本存世。《芙蓉亭》、《贩茶船》各存一折曲词。这些剧作,大多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曲词优美典雅。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剧本描写了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歌颂了他们对自主婚姻的追求和对封建礼教的抗争,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人物心理刻画细腻,形象鲜明,曲词华美,富有诗的意境。《西厢记》在杂剧的体制上也多有创新,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惯例。

☚ 关汉卿   郑光祖 ☛
王实甫

王实甫

元戏曲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曾做过官,后退职闲居。主要创作活动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王实甫的戏剧创作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三种 (一说十四种)。现仅存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四丞相歌舞丽春堂》三出全本。《芙蓉亭》、《贩茶船》两剧各存一折曲词。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典型的妇女形象。《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元末明初贾仲名在《凌波仙》词中说他“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王实甫把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改写为戏曲,虽然故事相同,题材却更加集中,反封建的思想倾向也更鲜明了。他改写了曲文,增加了宾白,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情节,艺术上也有提高。《西厢记》在杂剧的体制上也多有创新,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惯例。

☚ 康进之   关汉卿 ☛
王实甫

王实甫

元戏曲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不详,据元人钟嗣成《录鬼薄》推知,王实甫活动年代可能与关汉卿等相去不远。其主要创作活动当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据《北宫词记》所收署名王实甫的散曲〔商调·集贤宾〕《退隐》,知其早年曾做官,仕宦坎坷,晚年归隐,至少活了60多岁。
王实甫所作杂剧今知有13种,现存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和《回大王歌舞丽春堂》3种全本和《韩采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各一折残曲。其余仅存名目于《录鬼簿》中。《西厢记》奠定了他在戏剧史、文学史上的地位,在当时已被称为杂剧之冠。作品歌颂张崔两人的纯真爱情,表现他们为争取婚姻自由而与封建婚姻制度的冲突,和“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理想,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元末明初贾仲明的〔凌波仙〕吊曲说王实甫“作词章,风韵羡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王实甫的杂剧善于细腻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注重情节的曲折起伏。在融化古典诗词和吸收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形成自然流畅又华美绚烂的语言风格,作品诗意如流,抒情气氛浓郁,是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称“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如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王实甫散曲传世甚少,今存小令1首、套曲2套,另有残套曲1首见于《金元散曲》,与《西厢记》曲词风格相近,词采旖旎,情致缠绵委婉。

☚ 马致远   王恽 ☛

王实甫

见“艺术”中的“王实甫”。


王实甫

元戏曲作家。一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创作活动大致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所作杂剧13种。现存《西厢记》等两种,剧作大都以女青年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曲词优美,《西厢记》尤为出色。已被全译或节译为拉丁、英、法、德、意、俄、日等国文字。对后来戏曲发展有较大影响。参见“文学”中的“王实甫”。

王实甫

王实甫生卒年不详

元代戏曲家。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今北京)人。他的主要创作活动应当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约与关汉卿同时。据其散曲《退稳》中所写,可知王实甫早年曾经为官,且官途坎坷,晚年退隐,并可推断其至少活到60岁。元末明初贾仲明的《凌波仙》吊曲说王实甫“作词章,风韵羡,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所作杂剧今知有13种,现存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和《四大王歌舞丽春堂》3种。《韩采云丝竹芙蓉亭》和《苏小卿月夜贩茶船》都有佚曲。其剧多取材于上层社会生活,以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反抗封建礼教为主题。《破窑记》写宋穷书生吕蒙和刘员外之女刘月娥的婚姻家庭生活,颂扬刘月娥重人品、重才学、冲破门第之见的品行。《丽堂春》写官场上的相互倾轧。但奠定其在戏剧史、文学史上地位的则是他的《西厢记》。歌颂张生、崔莺莺一见倾心的纯真爱情,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鲜明的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的主题。他善于在杂剧中细腻而有层次地勾画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并注重情节的曲折起伏。语言风格追求华美绚烂,善于创造诗的意境和诗化的形象,成为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

☚ 关汉卿   郑光祖 ☛
王实甫

王实甫?~?

元代戏曲作家。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今北京) 人。约生于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 以前,卒于顺帝至元(1335)初。曾经出仕为官,后退隐。有杂剧14种,今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3种及《芙蓉亭》、《贩茶船》残曲各1折;另存套数两套、小令一首。所作多以上层社会中青年男女反抗礼教束缚、追求爱情幸福的故事为题材,剪裁颇富匠心,曲词诗意横溢。其代表作《西厢记》曾被誉为“花间美人”而“天下夺魁”(贾仲明:《凌波仙》),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大家巨匠的重要地位。《破窑记》写吕蒙正与刘月娥之间的爱恋,艺术上亦有很多可取之处。

☚ 白朴   马致远 ☛

王实甫about 1250~about 1337Wang Shifu

famous drama playwright of the Yuan Dynasty.Works: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The Four Prime Ministers,etc.

王实甫

元杰出戏曲作家。大都(今北京)人。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四种,现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 另《芙蓉亭》、《贩茶船》两剧仅存曲词残篇。作品大都以青年女姓向封建礼教作斗争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典型的妇女形象。各剧的曲词都很优美, 《西厢记》尤为出色。

王实甫

元戏剧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所作杂剧十四种,今存整本《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残本《贩茶船》、 《芙蓉亭》二种。《西厢记》为其代表作,在元代有“天下夺魁”之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