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满洲实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满洲实录书名。清佚名撰。谢国桢《清开国史料考》著录。8册。辽宁故宫博物馆崇谟阁藏。有清代传抄本、日本内藤湖南影制本传世。民族史书。即太祖实录战图之文字说明。用满、蒙古、汉三体文书写。所绘图画,始于长白山三神女传说,至清太祖努尔哈赤一代事迹。所载满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情况,系研究清初历史、满族史、东北地方史的珍贵史料。 满洲实录记述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实录。八卷。成书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以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有图。1607年后部分依据《满文老档》删写而成。为研究清太祖、太宗两朝实录档册不可少之书。前清之盛京崇谟阁、北京宫禁内阁诸处有存贮。内阁所存实录档案在康熙、乾隆时已屡经修改。崇谟阁本虽亦加后人修改,然较内阁诸本少得多,故极为国内史学家及日俄学者所重视。有满、汉两种。 满洲实录书名。即太祖实录战图之文字说明。清佚名氏撰,图83幅,分8卷本及1卷本。以满、蒙、汉3种文字书写努尔哈赤一生业绩之实录。是研究满族兴起史及清王朝开国史之宝贵资料。 《满洲实录》man zhou shi luThe Veritable History of the Manchus→Unknown 满洲实录书名。清初官修编年体史书。8卷,插图80余幅。用满、蒙、汉3种文字书写。一说成书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内容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大致相同,流传的汉文本与《皇清开国方略》基本一致,说明乾隆年间改写过。乾隆四十六年(1781)抄写两部,分藏于北京故宫和沈阳崇谟阁。四十八年又抄一部,藏于热河行宫。今流传的《清实录》本,是沈阳崇谟阁的影印本;1930年辽海通志馆出版的是崇谟阁本的汉文及图的影印,1934年《辽海丛书》附集又据其铅排出版;《国学文库》本据热河行宫本铅印。(日)今西春秋将此书译成日文,题名《满和对译满洲实录》,附有汉文。该书卷1叙长白山是满洲发源的重地,载有布库哩雍顺的传说,努尔哈赤前的世系,及努尔哈赤起兵的早期活动。卷2至卷4,记述努尔哈赤从明万历十三年(1585)至四十四年(1616)统一满洲诸部、创制满文、建立八旗制度及创建后金政权等事迹。卷5至卷8,叙述努尔哈赤从后金天命元年(1616)至天命十一年为巩固后金政权所作的斗争,如天命三年(1618)以“七大恨”誓师伐明,四年萨尔浒之战,六年在辽东实行“计丁授田”制度,十年定都沈阳,十一年攻明宁远城受伤,后因病死于叆鸡堡等。是研究满族开国的重要史料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