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升

台湾“国策顾问”王升任台湾“促进中国现代化
学术研究基金会”董事长
李方诗等主编中国人物年鉴(1993)第10页
王升(1917— )姜廷玉等编著台湾三百军事人物第68页

王 升(1916— )陈予欢编著黄埔军校将帅录第34页

王升1773~1821

清盐官(今浙江海宁)人,侨居杭州。字大昌,号叇沧。名医王孟英之父。祖王学权,精于医理,著《重庆堂随笔》2卷(1808),未竟而殁。父王国祥为之辑注,越二年亦逝。升继之诠次,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缮成清本,注中所论,颇有见地。对吴瑭《温病条辨》以桂枝汤为治温首方,亦持异见。曾云“若非泰西之书入于中国,则脏腑真形,虽饮上池水者,亦未曾洞见也。”其对西医所持态度亦熏染其子王孟英。

王升

王升

原名建楷,又名修阶,后改名王升,字化行,江西龙南人。1917年10月28日出生于一个贫穷家庭。1925年入龙南致良小学读书。1935年由其大哥资助进龙南廖承甫的私塾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弃学从军。1938年考入军事委员会战时干部训练第三团第二期。1939年结业时列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三分校十六期政训总队毕业。后又被保送到蒋经国在赣州所办的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支团部干部训练班受训,从而结识蒋经国。“青干班”结业后,赴任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视导员。后曾任三青团江西支团部组训组组长、助理书记、青年军军训科长等职。1941年任江西赣县县政府军事科长,年底调重庆三青团中央“青干班”第三期受训。1942年派任三青团江西支团部第一组主任、书记。1944年入三青团中央干部学校研究部第一期学习。后任青年军第二○八师政治处上校科长、青年军第三十一军政治部科长。抗日战争结束后,任青年军复员管理处东南分处第二组组长。1946年中央政治学校与三青团干校合并为国立政治大学,被聘为该校教授。1947年后历任国防部预备干部局督察兼该局设的嘉兴青年中学训育处主任、中央训练团“戡建训练班”大队长、中国国民党青年部第一处副处长、中央党部组织处副处长。1948年8月任国防部“戡建”总队第六队少将大队长、大上海青年服务总队少将总队长,是蒋经国在上海组织的“打虎队”骨干分子。1949年2月调任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党部书记长、国防部青年救国团江西支团第一总队长。后去台湾,受训于国防研究院第四期。后历任“青年救国团”第一总队总队长、台湾当局“国防部”第三政工总队长、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干部训练委员会委员、总政治部第一组副组长。1953年任 “国防部”政工干校训导处长、教育处长、教育长,次年升任校长。1960年8月调任“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副主任兼军人之友社总社常务理事,后晋任中将执行官。1975年由陆军中将升为陆军二级上将。4月,蒋介石去世,蒋经国接位,随之升任总政治作战部主任。1979年3月任台湾 “中华战略学会”副理事长。1983年任联训部主任。后任驻“巴拉圭大使”。1987年初,巴拉圭华侨联名投状给“监察院”,列诉王升十大罪状。从此王升逐渐失势。曾任中国国民党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九至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常务委员,第十四、十五届中央评议委员,1999年被聘为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90年代中期,王升还一度在台湾控制了“华视”、《台湾日报》《青年战士报》、黎明出版公司,并间接控制了联合报系统。1991年离任驻“巴拉圭大使”,任台“总统府”国策顾问。1992年,牵头成立促进中国现代化学术研究基金会,并任董事长。其著作有《国父思想》《三民主义研究》《三民主义与其它主义之比较研究》《领袖与国家》《政治作战概论》《俄帝侵华策略研究》《旅美游记》 等。

☚ 王友钊   王仁宏 ☛
0000247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