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玉琯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玉琯岩 玉琯岩位于舜源峰南2公里处。为一石山溶洞,洞外潇水支流有如一条玉带,绕山而过。洞宽约7米,高3至4米,溶洞不深,豁达明亮。洞口壁额有宋人李挺祖书“玉琯岩”。右壁刻有宋道州刺史方信孺所书“九嶷山”三个大字,字高1.8米,宽1.9米,笔力苍劲遒拔。旁刻有汉蔡邕的《九嶷山铭》,洞壁还有历代名人的题字和诗文。与紫霞岩联成一气,自成一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紫霞岩 九嶷山铭碑 ☛ 玉琯岩 玉琯岩又名书字岩。位于九嶷山风景名胜区嶷山舜陵景区,居舜源峰南麓九嶷瑶族乡九嶷洞村南田峒。为耸立在盆地上的一座石山溶洞,系岩溶地貌原始次生林遗存,人称“天下第一盆景”。据三国魏孟康《汉书注》和《宋书乐志》载: “汉哀帝时,零陵文学奚璟于泠道舜祠下得玉琯十二,献之朝。” 十二支玉琯传为舜帝南巡时十二州牧奉献的石制管乐,岩因此名。明崇祯十年 (1637) 三月底,地理学家徐弘祖游此,在《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中将其列为“永南”十二名洞之第八。玉琯岩山不高,直径约200米,形如螃蟹,气势雄浑,古木参天,翠竹繁茂。洞口宽二丈,高丈余。溶洞不深,豁达明亮。洞口壁额镌南宋李挺祖隶书 “玉琯岩” 三字。右壁刻 “九嶷山”,笔力苍劲遒劲,为南宋嘉定六年 (1213) 名儒方信儒题。旁镌南宋淳祐六年 (1246) 李挺祖隶书东汉文学家蔡邕《九嶷山铭》,高0.53米,宽0.63米。铭文为9行,字径约0.05米。跋语作五行,字较小,于铭事后。瞿中溶《金石文录》称: “取法汉隶,结构有体,在宋人中已不可多得。”洞内外原有历代名人诗文题刻11则,书体有行、楷、草、隶书。1966年被毁3则,其余均存。玉琯岩又名何侯石室。相传尧时人真元(舜南巡时封为何侯) 隐居九嶷山时,曾在此炼仙丹。今留有何侯祠、九井、无为仙洞等遗迹。又传古舜祠早建于此。清吴祖传《九嶷山志》载,舜庙于“秦时迁入九嶷山中,立于玉琯岩前百步”。2002年始,考古学者在此发现并局部试掘舜陵庙遗址。遗址始建于秦汉,沿用至宋元时期。占地面积约32000平方米。正殿基址在魏晋时期为坐南朝北,唐宋时期则坐东朝西,如 “吕”字状,五进九开间,面积达1400平方米,规模可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相媲美。遗址出现的柱洞和可能用来祭祀的灰坑状遗址,年代比秦汉更早。同时出土有兽面瓦当、筒瓦、板瓦及比秦汉年代更为久远的鼎等祭祀用品。据考证是目前中国考古发现中时代最久远、规模最宏大的“三皇五帝”陵庙遗址,对“五帝” 时代史断代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玉琯岩下,潇水支流如玉带萦绕,阡陌百陇,烟村四匝,田园风光,美不胜收。 ☚ 舜帝陵 紫霞岩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