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龙船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龙船节

 很久很久以前,在南野河口的深潭里,盘踞着一条恶龙。据说,它常常把人吞下去,又吐出来,睡觉当枕头,休息当坐垫。直到把人玩够了,才一口吞下肚去。尕等寨有个名叫故亚的老人,为人忠厚老实、勤劳勇敢。他不但是一个庄稼能手,而且是一位打鱼行家。人们都说:“故亚真是苗家的好汉!”方圆百里,人人都夸奖他,敬仰他。
 故亚老两口,年近半百,才生一个儿子,一家三口,日子还过得亲热。
 有一年的五月初,天已煞黑,他和儿子来到南野河口打鱼,在朦胧的月光下,水面闪耀着碧蓝的清波。故亚站在船头撒网,儿子在船尾撑篙……鱼越打越多,故亚劲头越来越大,忙得他把儿子给忘了。一个浪头打来,小船一晃,故亚想起儿子,回头一望,可怜的儿子正被恶龙当枕头睡觉,压得扁扁的,早就断气了。
 


 看到这一惨状,故亚怒从心头起,紧握拳头,向恶龙打去。恶龙从梦中惊醒,忙向故亚扑过来。故亚一个箭步跳下,迅速取出火镰,哒哒两下,将草燃了,把龙宫烧了。
 第二天刚蒙蒙亮,人们看到南野河口冒出一股浓烟。又过了七天七夜,恶龙从深潭里冒了出来,故亚也随着漂出水面。南野河口的恶龙被烧死了,故亚也被恶龙害死了。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一时河边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人……他们悲恸地将这位老人的尸体埋葬在斗篷山下。
 为追念这位老人,庆祝地方得到安宁,人们砍下了油杉,造了许多龙船,学着故亚斗恶龙的气派,几十人划一只,在水面上穿梭如箭。又把龙肉割下来,煮了一大锅,每个参加的人都尝一片,以解心头之恨。他们先在南野河口闹了三天三夜,再把龙肉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从河头分到河尾,让河两岸的苗家都知道故亚是如何斗恶龙的,恶龙又是如何害死故亚的儿子和他本人的……从五月初,一直分到五月底,才把龙肉分完。
 从此以后,清水江一带的苗家,就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划龙船节,而且还伴以芦笙、铜鼓和飞歌。年年如此,一直到今。
龙船节1183端午节。闽语。广东揭阳〖 〗。
龙船节

龙船节

很久很久以前,在南野河口的深潭里,盘踞着一条恶龙。据说,它常常把人吞下去,又吐出来,睡觉当枕头,休息当坐垫。直到把人玩够了,才一口吞下肚去。尕等寨有个名叫故亚的老人,为人忠厚老实、勤劳勇敢。他不但是一个庄稼能手,而且是一位打鱼行家。人们都说:“故亚真是苗家的好汉!”方圆百里,人人都夸奖他,敬仰他。
故亚老两口,年近半百,才生一个儿子,一家三口,日子还过得亲热。
有一年的五月初,天已煞黑,他和儿子来到南野河口打鱼,在朦胧的月光下,水面闪耀着碧蓝的清波。故亚站在船头撒网,儿子在船尾撑篙……鱼越打越多,故亚劲头越来越大,忙得他把儿子给忘了。一个浪头打来,小船一晃,故亚想起儿子,回头一望,可怜的儿子正被恶龙当枕头睡觉,压得扁扁的,早就断气了。


看到这一惨状,故亚怒从心头起,紧握拳头,向恶龙打去。恶龙从梦中惊醒,忙向故亚扑过来。故亚一个箭步跳下,迅速取出火镰,哒哒两下,将草燃了,把龙宫烧了。
第二天刚蒙蒙亮,人们看到南野河口冒出一股浓烟。又过了七天七夜,恶龙从深潭里冒了出来,故亚也随着漂出水面。南野河口的恶龙被烧死了,故亚也被恶龙害死了。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一时河边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人……他们悲恸地将这位老人的尸体埋葬在斗篷山下。
为追念这位老人,庆祝地方得到安宁,人们砍下了油杉,造了许多龙船,学着故亚斗恶龙的气派,几十人划一只,在水面上穿梭如箭。又把龙肉割下来,煮了一大锅,每个参加的人都尝一片,以解心头之恨。他们先在南野河口闹了三天三夜,再把龙肉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从河头分到河尾,让河两岸的苗家都知道故亚是如何斗恶龙的,恶龙又是如何害死故亚的儿子和他本人的……从五月初,一直分到五月底,才把龙肉分完。
从此以后,清水江一带的苗家,就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划龙船节,而且还伴以芦笙、铜鼓和飞歌。年年如此,一直到今。
☚ “四月八”的由来   苗族“吃新节”的来历 ☛

龙船节

苗族传统节日。又称龙舟节。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尤以施秉、台江两县为盛,因此地处沅阳河和清水江上游,另外,也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节期各地略有不同,但都在农历每年五月初五至二十七日之间,一般举行3天。周围群众于节日里汇集于举行龙船赛的江两岸。苗族龙船由三根又粗又直的杉木凿成槽状,捆扎在一起而成,中间为母船,两旁为子船,船长7尺,船宽3尺余,船头是以7尺长的水柳木雕成的“龙头”,而且彩色油饰,活灵活现。龙船下水前要杀白公鸡祭祀,以求平安。龙船下水后,先在水面划转3圈,然后才能驰向赛区。船头插两面旗,分别写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条船上有水手(划桨的)20—38名,只要同组参赛船的水手人数相等即可。桨手们上身着紫、青色对襟短衫,下穿长筒裤,腰扎银扣绣花腰带,顶戴马尾斗笠,斗笠边周有刺绣图案,顶上插有三根野鸡翎,称作凤尾。水手各握一支5尺桨,分坐在两侧子船上。母船上有位德高望重的压阵鼓师担任指挥,另有一位男扮女装的男孩司锣。比赛开始后,龙船在江面上似箭脱弦,破浪而前,两岸万众欢呼,声震山川。除龙船赛外,还有赛马、斗牛、斗鸟、对歌、跳芦笙、踩鼓(舞蹈)、游方(恋爱、交友)、贸易、访友、饮宴等一系列活动。节日来历的传说颇多,一说是为了纪念杀死恶龙的苗族古代老英雄故亚,又说是古代有个独生子死于龙口,其父烧毁龙窝为子报仇,不料大雨滂沱,九昼夜不止,有一小女无意间用洗衣棒槌搅动江水,口喊“冬冬多!”顿时天气放晴,死龙浮出。后来龙为了转生,托梦于苗族先人,每年五月制龙船于江上划游,可保五谷丰收,故有龙船节。龙船上司锣的男孩要扮作女装,来由于此。

龙船节

湖南西部、贵州东南部苗族的节日之一。一般在每年夏历五月廿四至廿七前后举行,也有在五月初五举行的。传说是为了纪念杀死恶龙的古代苗族老英雄故亚。届时苗族群众盛装聚集在河边,观看划龙船比赛。苗族龙船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木挖成槽形绑扎而成,前安龙头,后置凤尾,中间一根母船,两边是子船。由鼓头,锣手各一人指挥水手划船竞赛。赛后进行对歌,男女青年还在芦笙、唢呐、竹笛、芒筒的伴奏下载歌载舞,欢度节日。解放后,增加了商品交流、图片展览、放映电影、文艺演出等内容。

龙船节

龙船节

清水江畔的苗族人在5月24日-27日过龙船节。苗族的龙船体很长,分母船和两侧的子船三部分,是用整条杉木掏成的。24日举行隆重的开划仪式,每船多达三四十人。节日过后全寨聚餐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时间:5月24日-27日
地点:台江县施洞镇
活动内容:划龙船、踩鼓、对歌

☚ 贵州杜鹃花节   贵州部分地区少数民族主要节日 ☛
龙船节

龙船节

贵州清水江苗族人民传统的群众性节日。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举行。节日期间,水手身穿紫青色对襟衣,蓝色布裤,头戴马尾斗笠,手持浆板,在锣鼓手、舵手的共同配合下,在江岸的观众的呐喊声中,争先恐后,飞桨破浪,一艘艘龙舟在粗犷的龙舟歌声中飞快驶向目标,场面壮观,热闹非凡。届时,还举行跑马、斗牛、踩鼓、游方等活动。我国东南沿海和水乡地区在端午也举行龙船节。

☚ 藏历年   火把节 ☛

龙船节

又称“龙舟节”,盛行于东南沿海和西南诸省水乡地区的群众性节日。起源于古越族习俗,后流传到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时间因地各异,南方各省端午,元夕举行。西南各少数民族按自己的传统节日举行。

龙船节

龙船节

苗族节令习俗,流行于湘西、怀化一带。时在夏历五月初一,历时3天。苗族龙船平日放在船棚或盘瓠庙内。节时,在龙船或盘瓠神位前摆上供品,燃香放鞭炮,高唱《接龙歌》 (亦称“开神门”),然后锣鼓开道,从庙中请出两条龙,一大一小,称“母子龙”。50~100名头包青丝帕,身穿青衣的男青年充当划手,一路上轻摇慢荡,轻锣轻鼓,轻声咏唱《根源歌》。龙船过寨,鸣放铁炮,传告亲友。岸上摆起茶点,插上五彩旗,燃香焚纸,鸣放鞭炮“接龙”。有的还要向船上的人敬米酒,并将鹅鸭彩绸等礼品挂在龙头上,龙船上则唱《谢茶歌》。船游一圈以后,将其送入庙中或龙船棚内,唱《送神歌》,恭请“龙神” 归位。

☚ 打响炮   冬节 ☛

龙船节

苗族民间传统节日。又称龙舟节。盛行于贵州东南地区清水江畔各县。每年农历五月廿四日(有记载为二十日),邻近各县苗民聚集于江边划龙船以示庆祝。船身长23米,宽1米,由3根杉树干挖成槽形相接而成。装有龙头龙尾,龙头约2米多高,用柳木雕刻而成,上装一对长约1米的龙角。上涂金、银、红、绿、白等颜色,鳞片上嵌有镜片,熠熠闪光。龙嘴含一活珠,龙须两边挂着书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的对联。龙舟下水时,要举行敬祭仪式,由寨老主持,面对龙舟口诵祭祖和龙的起源等内容,并杀鸡祭祀,祈求山神佑护船只安全。祭后,锣鼓齐鸣,龙船下水。船上有鼓头、锣手、水手等30余人。鼓头(或称鼓师),身着白色大襟长衫,外套红色或黑色马褂,头戴宽边草帽。锣手由男孩扮成女装,头戴银饰。水手中有掌艄1人,炮手1人,划船者视船长短而定,多可达40余人。赛时有节奏地击鼓,指挥龙船前进。节日行期2至3天。参加人数多达数万人。届时,男女身着盛装,为船手欢呼、喝彩。赛后举行赛球、赛马、斗牛、斗鸟、跳芦笙舞及对歌等活动以及集市贸易。节日来源传说不一,多以恶龙害人被杀,天昏地暗或天干地旱,人们为了求得平安,以龙船戏于江水之中。最后抛青草入水,以示祭典完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7: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