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猫眼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猫眼疮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又名寒疮。由内郁湿热,外受风寒,凝结肌肤而成。本病多生头面手足,疮面红润光泽,起红癍成片,或有水泡,形似猫眼。治宜清热利湿散邪。内服清肌渗湿汤。外用妙贴散涂敷。类似虹膜样多形红癍。

猫眼疮māoyǎnchuān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因内蕴血热, 外受风热或风寒触发。多发于头面手足, 起红斑成片, 或有水泡, 有的形如猫眼。即多形红斑、虹膜红斑。风热者, 服升麻消毒饮; 风寒者, 又名寒疮, 服当归四逆汤。

猫眼疮

猫眼疮

皮肤斑疹多环相套,形如猫眼,称为猫眼疮。见于《医宗金鉴》。发生在春秋季者,称雁疮,发于寒冬腊月者,谓寒疮。多因风热外受或湿热内蕴,复感寒邪,气血凝滞而发。本病好发于手背、足背、前臂及小腿伸侧、脸部等处,亦可出现在口腔粘膜及外阴部。初起时,全身不适,伴有低热、头痛、关节酸楚,有不同程度的痒感。发疹时,出现红斑、紫红斑或丘疹,逐渐中央呈黯红色,形状不一,大小不等,并常有水疱或大疱。斑的周围可有红色圈,或多数环形损害,彼此融合成地图状;若大小环相套,各色相间,则形如虹膜。约3~4周后可自愈,不留疤痕或色素,但可复发。临床上常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风寒甚者,多见于寒冬腊月,遇寒加剧,好发于肢末、耳廓,有紫红或黯红猫眼状之斑疹,亦可出现水疱。舌质淡、苔白润,脉弦紧。治宜温经散寒、和营活血,选用当归四逆汤、复方附子汤加减。
(2)风热者,斑疹发于春秋之际,好发于颜面、四肢,斑疹鲜红,瘙痒无度,舌红、苔薄白,脉弦数。治宜祛风清热,用升麻消毒饮加减。
(3) 湿热者,斑疹淡红,多见水疱,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治宜理湿清热,用清肌渗湿汤。
外治: 风寒者,可用芫花、生甘草各30克,水煎候温,泡浸手足皮损处,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钟。如泡浸后引起局部反应皮肤红肿者,应即停药洗。渗液多、脂水淋漓者,可用生橄榄1000克,捣烂,清水1000毫升,慢火煎至溶液呈草绿色,将溶液静置半小时,去其沉渣,取水溶液,局部溻渍,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亦可用真君妙贴散,芝麻油调搽患处。

☚ 风瘙痒   瓜藤缠 ☛
000194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