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实科中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实科中学 实科中学shike zhongxue联邦德国在基础学校之上设立的一种普通中学,学制为6年,达到中等教育领域第一阶段毕业水平。在实行6年制基础学校教育的城市州,实科中学的学制为4年,前身是18世纪的技术和手工业学校,1872年与市民学校合并称为中间学校,旨在传授实用性较强、与职业生活紧密相连的知识,从而为青少年毕业后从事要求较高的职业提供相应的学校预备教育和普通教育。伴随着社会变革和教育发展,于1964年被“汉堡协定”纳入统一学校制度,并更名为实科中学。基本任务未变。与其培养目标相应,实科中学课程设置的范围比主要学校的课程范围要宽。突出之处在于除必修第一外语英语之外,还开设第二外语选修课。另外增加了劳动教育课和制图课的份量。各州实科中学共同设置的课程还包括宗教、德语、历史、地理、时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劳作和家政等。教学组织形式的最大特点是:从第8学年开始按学科划分成各个不同的学科重点,并设置相应的共同核心课程和若干必选课程组,如语言学科重点、数学—自然科学重点、艺术学科重点、经济学科重点和家政重点等。而必选学科课程组则通常与一定的职业领域相联,旨在为职业定向或专业化作好准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课堂教学和能力兴趣分组教学方法的结合,每周都留有一定的时间安排学生兴趣小组的活动。每周总学时为32~36节不等。修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者,可以获得实科中学毕业证书,它是接受不完全中等教育的标志。其毕业生既可以进行包括各类补习学校或扩充班在内的中等教育第二阶段的学校,取得高等学校的入学资格,也可以进入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学习,并同时接受经济和管理职业的实际训练或从事中级公职。而有才能的实科中学学生,还可以在第7学年之后直接转入完全中学的扩充班学习。70年代以后,成为普及10年制义务教育目标的一种重要学校类型。1982年,全国共有实科中学2639所。学生人数到1987年增至91.5253万,教师达56.052万人。 ☚ 主要学校 完全中学 ☛ 实科中学一种偏重实用学科课程的普通中学。最早的实科中学为德国策姆勒(C.Zemmler)于1708年创办的“数学、机械学、经济学实科中学”。18世纪中叶以后,不少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学出现向实科教育发展的趋势,重视自然科学和现代语文讲授。 实科中学 实科中学是以实用学科为教学重点的一种不完全的普通中学。如俄国彼得大帝首先创办的数学及航海学校。是一种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职业技术学校,与专门教授拉丁文和希腊文为主的文科中学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二战后,原东德把实科中学纳入综合技术中学的一个分科,原西德科仍将其作为独立学校。20世纪60年代以后,原西德规定实科中学毕业生在通过2年专科高中的学习之后,可以升入高等专科学校。目前实科学校还在进一步的改革中,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进步。 ☚ 文科中学 泛爱主义教育 ☛ 实科中学 实科中学是以实用学科为教学重点的一种不完全的普通中学。如俄国彼得大帝首先创办的数学及航海学校。是一种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职业技术学校,与专门教授拉丁文和希腊文为主的文科中学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二战后,原东德把实科中学纳入综合技术中学的一个分科,原西德仍将其作为独立学校。20世纪60年代以后,原西德规定实科中学毕业生在通过2年专科高中的学习之后,可以升入高等专科学校。目前实科学校还在进一步的改革中,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进步。 ☚ 文科中学 泛爱主义教育 ☛ 实科中学 实科中学18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实用学科教学为重点的不完全普通中学。早在17世纪初,著名教育家A·H·兰克就倡导建立一种加强实科教学的教育机构,1747年普鲁士牧师J·J·黑克尔在柏林建立起第一所“经济、数学实科学校”。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在当时的欧洲各国,由于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古典语文数学为主的文科中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实科教学为主的学校纷纷建立。这种学校通常修业6年。课程设置面向实际,突出实科教学特点,重视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主要培养工、农、商业方面的中级专业人才和政府机关的公务员、职员等。学生多为中下阶层子弟。实科中学的毕业生可获“中等成熟阶段证书”,具有升入技术高中和谋求职业的资格。 ☚ 文科中学 赫尔巴特主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