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狂人日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

中篇小说。鲁迅著。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4卷5号。小说由篇首“识”和十三章日记组成,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中国现代小说中第一代知识分子的叛逆者狂人的形象。通过狂人的遭遇和似狂非狂的心理描写,深刻揭露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出身封建士大夫家庭的狂人,目睹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事实,振聋发聩地向人们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揭露了吃人者的反动本质,发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和“救救孩子”的呼声。作品通过狂人的觉醒与反抗,向吃人的封建社会提出了沉痛的控诉,思想奇警,惊世骇俗,表现了五四时期彻底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反映了作者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小说遵循了现实主义的原则,同时又采用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由于“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当时青年读者的心,成为五四新文学创作的第一块基石。

☚ 京华碧血录   孔乙己 ☛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

短篇小说。鲁迅著。初载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23年由作者收入小说集《呐喊》。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作者在1918年8月20日给许寿裳信中谈及作品的成因: “《狂人日记》实为拙作。……偶读《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作者后来又说:“《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他利用早年获得的医学知识,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态度,使社会生活的具体描写结合狂人特有的内心感受,艺术地融化在小说的全部细节里。通过狂人的奇特想法和疯话,揭露了封建社会里存在着具体的“人吃人”事实,还进一步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吃人本质,它们不仅戕害人的肉体,更主要的是毒杀人的精神。作品深刻地概括出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原来是黑暗、野蛮、残酷的人吃人的历史。对于封建统治阶级凶恶、狡猾、怯弱的本性也作了揭示。狂人对赵贵翁、大哥等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进行坚决的反抗和斗争,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问,憧憬着“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界上”的社会,强烈地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作品以“撮录”狂人所写日记的形式构成全篇。用第一人称“我”直接发言,展露出一个活生生的迫害狂患者的经历和心理活动,从中又寄寓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深刻理解和猛烈批判。全篇反复运用含意双关的话以及比喻、象征手法,既符合狂人的特定身份,又含有深意。作品忧愤深广,它是反封建的战斗檄文,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吹响反对封建主义的第一声震撼人心的号角。由于“‘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茅盾也曾高度评价了它出现的意义,他说“民国六年《新青年》杂志发表了《文学革命论》的时候,还没有‘新文学’的创作小说出现。民国七年,鲁迅的《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出现的时候,也还没有第二个同样惹人注意的作家,更是找不出同样成功的第二篇创作小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

☚ 文学作品名篇   孔乙己 ☛

狂人日记

鲁迅著。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作者首次使用“鲁迅”笔名。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批判封建主义制度和道德的宣战书。作品通过“狂人”形象的塑造,深刻而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狂人是一个迫害狂病患者,他出身于地主家庭,有一定文化,但他心理变态、感觉过敏,时刻以为别人都想吃他。在日记中,他以超越常人的思维,无所顾及地叙述自己的心理活动,用他的独特视角观察、分析当时的社会。他说,中国的历史表面上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但实际上“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吃人的人,“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但在吃人前,总要讲道理,说明吃人的理由。几千年的吃人历史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然而“从来如此,便对么?”文章最后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表现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封建主义的决心。

狂人日记

335 狂人日记

鲁迅所著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写于1918年4月,同年5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发表。后收入《呐喊》小说集。它尖锐地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鲜明地表现了反封建的思想主题,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最勇猛地抨击封建宗法制度的小说。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封建叛逆者“狂人”的形象,他20多年前曾把象征封建思想观念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招致种种迫害,这使他认清了 “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的历史不过都是“吃人”的历史。他劝转大哥和别人放弃“吃人”的思想,呼吁“救救孩子”,免于被吃或成为吃人的人。它以日记体形式,运用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创作方法,内容忧忿深广,艺术新颖别致,迥异于传统的小说,表现了作者的革命精神和创作精神。

☚ 鲁迅全集   阿Q正传 ☛

狂人日记

短篇小说。鲁迅作。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杂志。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封建主义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短篇小说。果戈理作。1835年发表。小公务员波普里希钦一生为部长大人服务,削了无数枝鹅毛笔。他原以为部长大人具有崇高廉洁的品德,后来却发现“世界上一切最好的东西”都被这些“大人”霸占去了。他痛苦地质问“为什么要分成许多等级”,终至发狂,受到残酷迫害。小说以荒诞的形式,揭露俄国官僚等级制度,鞭挞当时俄国社会中极端不平等现象。对“小人物”表示了深切同情。

《狂人日记》kuang ren ri ji

Diary of a Madman→鲁迅 (Lu Xun)

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著。1918年4月发表于《新青年》杂志,后收入作者的小说集《呐喊》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狂人”之口,用貌似发狂实极清醒的语言,从封建礼教的“仁义道德”中,揭示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对封建宗法制度和旧礼教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在当时思想文化界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