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鲵【同义】总目录 大鲵娃娃鱼 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螈类:螈(蚓~;鱼~;蛇~;泥~;虎~;蝶~;瘰~;肥~) ☚ 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 ☛ 大鲵giant salamander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Blanchard,两棲纲,蝾螈目,隐鳃鲵科。 长60~70 cm,大者长达1.8 m,重达60 kg。是现存的最大两栖动物。头宽而扁。口大。上下颌具多数大小相似的细齿。鼻孔和眼极小,位于头背,无眼睑。躯体粗壮而扁。尾侧扁。四肢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微蹼。皮肤光滑;头部有显著疣粒。自颈侧至体侧有皮肤褶。体外受精,卵带串珠状,亲体有护卵习性。栖于山区水质清澈、水温低、深潭多的流溪中,白天潜居洞内,傍晚以后出洞觅食。性凶猛,捕食蛙、蟹、鱼、蛇、鳖等。因叫声似孩啼,故俗称“娃娃鱼”。除东北、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山东、云南、台湾及海南岛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鲵 大鲵四川珍稀水产动物,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又称娃娃鱼。是大型的两栖动物。肉食性,喜穴居,450克以上个体可见性成熟,生长较快,最大个体可见5千克以上。自然条件下省内分布较广,多见于青川、江油、北川、马边、沐川、犍为、峨边、武隆、酉阳、秀山、巫山、巫溪、广元、剑阁、通江、南江、巴中、万源、珙县、高县等地区。沐川、米易、宜宾、简阳、成都等少数地方进行了人工驯养和人工繁殖试验研究,人工驯养已获成功,且生长较快,但人工繁殖尚未见成功。蓄养面积10亩,蓄养量约1吨。 大鲵 046 大鲵亦称“鲵鱼”,因叫声似孩啼又名 “娃娃鱼”。两栖纲,隐鳃鲵科。体长60—70厘米,大者可达2米,重20—2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头宽而扁,鼻孔和眼极小,位于头背面。口裂大,上下颌具有大小相似的细齿。躯干粗壮而扁;尾侧扁;四肢甚短,前肢4指,后肢5趾。皮肤较光滑,背面棕褐色,有不规则的深色斑;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栖息于海拔400—1500米的山地溪流中,昼伏夜出,主要捕食蟹、虾、蛙、水生昆虫和鱼类等。亦耐饥饿。繁殖期为6—8月,体外受精,卵带呈串珠状,亲体有护卵习性。分布于华北、华南、西南等地,以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地为多。其肉鲜美,且有药用价值。因结构较原始,特化少为研究者所重视。针对天然繁殖率低,其资源日趋枯竭,国家已行自然保护,列二级保护动物。人工驯养与繁殖也获成功。 ☚ 扬子鳄 文昌鱼 ☛ 大鲵 大鲵dani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脊椎动物,两栖纲,有尾目,隐鳃科。体长约60~70厘米,大者可达1.8米,重达四五十斤,为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体背棕褐色,上有大黑斑,腹面色淡,皮肤较光滑。头宽而扁,口大,鼻孔和眼极小,位于头的背面,无眼睑。头部疣粒明显。躯干粗壮而扁,尾后端侧扁,四肢甚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微蹼。自颈侧至体侧有皮肤褶。体外受精,卵带呈珠状,亲体有护卵习性。栖息山谷清澈的溪流中,以鱼、蛙、虾等为食。因叫声似小孩哭,故又称“娃娃鱼”。肉可食用,我国多省均有分布。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图287 大鲵 ☚ 有尾目 蝾螈 ☛ 大鲵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脊椎动物,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体长60~70厘米,大者可达1.8米以上,体重20~25千克,为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体型扁平,皮肤黏滑。体背棕褐色,上有深浅不同的大黑斑,腹面色淡。头宽而扁,上下具有明显成对疣粒。口大,鼻孔和眼极小,位于头的背面,无眼睑。躯干粗壮,尾部发达,后端侧扁,粗而有力;四肢短小,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微小的蹼。在前后肢之间自颈侧至体侧有明显皮肤皱褶。栖息于山谷水质清澈的溪流中,白昼伏于洞穴中,傍晚后活动,尤其喜在水温较低的地方游动。以鱼、蛙、虾、蟹和螺等为食。因传说“叫声似小孩啼哭”,故长期以来有“娃娃鱼”的俗称,但少有人直接听到过。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中下游的支流地区。由于肉味鲜美,曾遭到大量捕食,数量显著减少,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捕杀、收购和食用。老年人应拒食,并劝阻青年人也勿食。 ☚ 海龙 蟾蜍 ☛ 大鲵 大鲵珍稀动物。别名娃娃鱼、隐鲵,属于鲵科,学名为 Andrias davidianus。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多栖息于水流缓慢的清晰水中和有鱼、蟹等水生动物的山地溪流、乱石潭下。晨昏出现于水底,漫游猎食鱼蟹,夜间上岸取食一些昆虫下体、蛙类。夏季开始繁殖,雌鲵排出一条透明的卵带,卵带一产出,雄鲵便缠于体上,加以保护,直到2~3周小鲵卵出。主要分布在天水市麦积区的花庙河、观音河、长河、冷水河、秦州区的李子园。 大鲵 ☚ 红腹锦鸡 金钱豹 ☛ 大鲵 大鲵别名娃娃鱼。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大鲵栖息在水质清新的山溪、水潭或江河岸边的岩洞、大石下、石隙内。幼体以食植物为主,1龄后以食动物为主。甘肃分布于武都、康县、文县、徽县、两当、天水等地。大鲵是现存两栖纲中个体最大的种类, 对研究动物进化有一定意义, 亦作观赏动物。肉质白嫩,营养丰富。全体可入药,治疗多种疾病。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 紫蓝翅八色鸫 细痣疣螈 ☛ 大鲵 大鲵分布在我国华南、西南地区。长江流域川、黔、赣、皖、鄂、湘等省常见,豫、陕也有分布。叫声似小孩啼,又叫娃娃鱼。属两栖纲、大鲵科。背面棕褐色,有大黑斑,腹面色淡。头宽而扁。躯干粗壮而扁,四肢甚短,皮肤光滑。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生活在山谷清澈溪,捕食虾、蛙、鱼、昆虫等。肉质白嫩,味鲜美,为佳肴珍品,有滋补及药用价值,辅助治疗作用,被称为动物中“黄金”。大鲵是现存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部分地区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人工繁殖场。武汉长江生态科研所1989年人工饲养成功,年繁殖量可达一亿尾左右,成活率高达85%。 ☚ 扬子鳄 湖南大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