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兔之争 犬兔之争比喻对双方都没有利益的争斗。《战国策·齐策三》载:齐宣王想攻打魏国,上大夫淳于髡虽不赞成,却不敢直接表示反对,便对宣王讲了个犬免追逐的故事:疾犬追狡兔,“环山者三,腾山者五,犬兔俱疲,各死其处。”齐宣王听了,遂不再伐魏国。 ☚ 韦编三绝 犬马难,鬼魅易 ☛ 犬兔之争quǎn tù zhī zhēng指狗和兔之争,第三者得利。《战国策·齐策》:“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春秋后语》:“韩卢逐东郭逡,腾山五,环山三,兔穷于前,犬疲于后,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 犬兔之争quǎntùzhīzhēng〔偏正〕 狗和兔相残,他人得利。语本《战国策·齐策三》:“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例]王氏兄弟之间作~,张家坐收渔翁之利。 △ 用来描写对双方都不利、为他人所利用的争斗。 【近义】鹬蚌相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