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牲用一牛。鄭玄 《三禮目錄·禮記目錄》: “郊特牲第十一,名郊特牲者,以其記郊天用騂犢之義也。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 (《通德堂經解》)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祭祀部 > 牲犧 > 特牲 特牲 tèshēng 古代祭禮或賓禮只用一種牲畜,或猪或牛,謂之特牲。《左傳·襄公九年》:“祈以幣更,賓以特牲。”楊伯峻注:“款待貴賓,只用一種牲畜。一牲曰特。”《國語·楚語下》:“大夫舉以特牲,祀以少牢。”韋昭注:“特牲,豕也。”《晉書·王祥傳》:“著遺令訓子孫曰:家人大小不須送喪,大小祥設特牲,無違余命。”《禮記·郊特牲》唐·陸德明題解:“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 特牲 特牲古代称祭祀用的牲一头为“特”。《国语·晋语二》:“子其为我,具特羊之飨。”韦昭注:“凡牲一为特。”《书·舜典》: “归格子艺祖,用特。” ☚ 五牲 牢 ☛ 特牲祭祀时用一牲,或牛或豕。《礼记·郊特牲》郑玄注:“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国语·楚语下》:“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韦昭注:“特牲,豕也。” 特牲只有一种牲畜作祭品进行祭祀,如用一牛或一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