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仓储学研究物资储运和保管规律的科学。物资管理学的分支。 物资仓储一般是指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在脱离直接生产过程到直接消费过程之间的分类、计量、入库、保管、出库、包装、配送等活动。物资仓储的目的,一是保存好产品的数量、质量,二是保护产品的所有权。它是各种社会共有的用以保证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不同社会的物资储备,反映不同的经济关系,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利益。 物资仓储学涉及政治经济学、建筑学、气象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同时又需借鉴产品学、物资经济学、物资定额管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经济技术管理的性质。 物资仓储学的具体研究范围是生产资料从脱离直接的生产过程起到进入直接的消费过程之间的停滞阶段。研究对象是在这个阶段中,生产资料进行储运、保管活动的一系列经济技术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一般有概论;仓库布局与仓库建设;仓储业务管理;仓储机械化作业管理; 保管、保养; 仓库的劳动管理; 仓库安全保卫等。 在我国,物资仓储学是八十年代前后建立的新兴学科。北京经济学院较早开设了这门课程,并率先编写了《仓储学》的试用教材。 物资仓储学与商业仓储学比较接近,二者在基本理论、学科体系、主要内容等方面都有交叉的地方,因研究客体的不同,又分属两个学科。 阅读书目: 《物资仓库管理》邓顺华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84年版;《物资储存与搬运》后勤科学研究所编译,金盾出版社1984年版。 〔参〕 商业仓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