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牛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牛租 牛租无牛农户租牛耕种时交给牛主的代价。壮族地区农业生产落后,主要靠自己的体力和畜力,其中耕牛占重要地位。无牛农户租耕地,一年要缴纳牛租谷50—150公斤。据1933年对12县280户农家调查,租用耕畜费用占农业生产费用的2%。 ☚ 劳役地租 户掌田 ☛ 牛租 牛租又称“牛米”。无牛农户租牛耕种时交给出租耕牛者的代价。五代后梁太祖朱晃(朱温)将军士从淮南掠夺来的耕牛分给淮北诸州民户使用, 令其输租课, 谓之牛租。故后梁东南郡邑各有“租牛课户”。后时代改移, 牛租犹在, 蜕化成一种杂税, 百姓苦之。后周太祖郭威时废止。至宋, 有租官牛的, 也有租私牛的, 皆交牛租。部分地方政府有官牛出租。太宗兴国六年(981 ) 的一则诏书中说, 密州(治今山东诸城)官牛一岁收租麦三石多, 额重不堪负担。北宋朝廷曾多次下诏蠲免牛租,以牛赋民。南宋江西人洪迈《客斋随笔》卷4: “予观今吾乡之俗, 募人耕田, 十取其五, 而用主牛者, 取其六, 谓之 ‘牛米’”。其数额约占收获量的百分之十。元、明、清、以租私牛者多。近代, 租私牛成为无牛农民的一种生产手段。私牛的承租方式有论年论季整租、按日零租、按亩计租和“包做牛工”等名目。整租时, 耕牛通常由租户喂养、并须订立租约( “牛札” ), 写明牛价、租期、租额和承租人应负的责任等。如系母牛,则须载明产下小牛分配办法。整租者一般可转租。“包做牛工”是牛主携带耕牛、农具为承租户包耕田亩。此种牛主以中农居多。牛租数额因耕牛优劣、供需状况、租期长短、耕种面积而异,租期一般为一年,租额一般相当于牛价的五分之一,江、浙、闽等地区,每年每季少则租谷三、四百斤,多则超过千斤;如以人工兑换,每个牛工合三至五个人工。有的地主规定,租地必租牛,以加强对佃农的剥削。还有的地主、富户,大量垄断耕牛,订定年限以高价租给农民喂养役使,老朽时再以低价收回,剥削十分残酷。租牛户到期交不清牛租,出租者或将牛收回,或以瘦小牛将好牛换走,而所欠牛租则仍需补交。若租牛户交不上牛租,出租者便强迫租户将牛租变成债务,立成借据,按期计息。农民中出租耕牛的,多是一些无劳动力户以自己的牛力去交换他人的劳力;另外也有因牛力有多余或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为了保存币值而买牛出租的。 ☚ 钱粮 突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