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牛僧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牛僧孺779—847

唐大臣。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贞元进士。元和初,以贤良方正对策,条陈时弊,触怒宰相李吉甫,贬斥不用。后迁监察御史、考工员外郎、集贤殿直学士。穆宗时任御史中丞,按治不法,有政声,拜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敬宗即位,为权幸所忌,出为武昌军节度使。文宗大和四年(830年),因李宗闵引荐,入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幽州节度使李载义为其部下杨志诚所逐,他姑息不讨。西川节度使李德裕接受吐蕃降将,他力主送还。为牛李党争的牛派首领。武宗立,李德裕为相,将他贬为循州长史。宣宗时召为太子太师,还朝病死。有传奇集《玄怪录》。

牛僧孺

牛僧孺779—847

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贞元进士。是持续晚唐四十年之久的牛李党争中牛派首领。穆宗、文宗时曾两度拜相。能诗,尝与刘禹锡等人唱和。撰有传奇小说集《玄怪录》。

☚ 元稹   沈亚之 ☛

牛僧孺780—848

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县东北)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贞元进士,累官监察御史、考功员外郎、集贤殿直学士。穆宗时任户部侍郎同平章事,与李德裕不和,形成“牛李党争”。武宗时累贬循州长史。宣宗时召还为太子少师。卒谥文简。有《玄怪录》十卷。
索引:朱僧孺,思黯,文简;归仁园。

牛僧孺779—847

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贞元进士。元和三年(808)对策时政,为宰相李吉甫所斥。至穆宗时累官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敬宗时出任武昌军节度使。文宗大和四年(830)还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后李吉甫子德裕于武宗时为相,他被贬循州长史。宣宗时还朝病死。《全唐诗》存诗四首。

牛僧孺

唐朝著名宰相。779年生于安定。805年中进士,808年科场受挫,引起牛李党之争。822年任浙西观察使,824年任武昌军节度使。829年入相。832年力主姑息蕃镇和屈服吐蕃。884年被贬为循州长史。847年卒。

牛僧孺

牛僧孺780—848

唐文学家。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县)人。永贞元年(805 ),举进士。元和三年(808),以贤良方正对策第一。初为伊阙县尉,迁考功员外郎、集贤殿直学士。穆宗时,累官御史中丞、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李德裕一派抗衡,史称牛李党争。敬宗时,封奇章郡公。宝历元年(825 ),出为武昌军节度使。文宗时还朝,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武宗时,李德裕为相,贬之为循州长史。宣宗时,召还为太子少师。大中二年(848)病卒,赠太尉。著有传奇小说《玄怪录》10卷。原书久佚,后人有辑本。今人姜云、宋平校注《玄怪录》为5卷,计56篇。原有集5卷,已散佚。《全唐文》录存其文19篇,《全唐诗》及其《外编》录存其诗5首。两《唐书》有传,事迹又见李珏《故丞相太子少师牛公神道碑》。

☚ 李正封   李廓 ☛
牛僧孺

牛僧孺780—848

唐文学家。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县)人。永贞元年(805 ),举进士。元和三年(808),以贤良方正对策第一。初为伊阙县尉,迁考功员外郎、集贤殿直学士。穆宗时,累官御史中丞、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李德裕一派抗衡,史称牛李党争。敬宗时,封奇章郡公。宝历元年(825 ),出为武昌军节度使。文宗时还朝,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武宗时,李德裕为相,贬之为循州长史。宣宗时,召还为太子少师。大中二年(848)病卒,赠太尉。著有传奇小说《玄怪录》10卷。原书久佚,后人有辑本。今人姜云、宋平校注《玄怪录》为5卷,计56篇。原有集5卷,已散佚。《全唐文》录存其文19篇,《全唐诗》及其《外编》录存其诗5首。两《唐书》有传,事迹又见李珏《故丞相太子少师牛公神道碑》。

☚ 李正封   李廓 ☛
牛僧孺

牛僧孺780—848Niu Sengru

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贞元进士。元和三年(808)应贤良方正科对策第一。累官至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成三年(838)拜左仆射。会昌二年(842)贬循州员外长史。大中元年(847)召还,为太子少师。他是中唐以后“牛李党争”中牛党的领袖。他的传奇小说集《玄怪录》又名《幽怪录》,多录怪异之事,是较早的传奇小说集。集中故事新奇,文字委婉,篇幅漫长,逐渐增多了细节描写和人物对话,比以前的志怪小说有明显的发展,如《刘讽》篇写几个女郎饮酒行令,语言十分生动;《元无有》写四个怪物吟诗唱和,有意从主人公名字上表示故事出于虚构;《古元之》写理想世界和神国,比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更细致生动。对唐后期的传奇小说集创作有较大影响。《续玄怪录》、《河东记》等,都以此为仿效对象。《宣室志》也受其影响。《玄怪录》原为10卷,今存31篇。另外,《全唐文》收录他的文1卷,19篇;《全唐诗》收诗4首。

☚ 李绅   张祜 ☛
牛僧孺

牛僧孺779—847

唐朝大臣。字思黯,安定鹑觚 (今甘肃灵台) 人。隋仆射牛弘之后。贞元间进士。元和三年(808),应制举贤良方正,对策时,与李宗闵、皇甫湜一起,批评时政,不避宰相,为主考官录取。李吉甫为宰相,认为矛头是对准自己的,指出考试中有舞弊现象,考官杨於陵、郑敬、韦贯之、李益等人,皆被贬出朝。牛僧孺等也长期不得升迁。穆宗时,累官至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敬宗立,进封奇章郡公,不久,出为武昌军节度使。文宗立、李宗闵为相,称僧孺贤,以其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他是长达四十年的“牛李党争” 中牛派的首领。会昌二年 (842),以太子太傅为东都留守。及刘稹被杀,石雄军吏得刘从谏与僧儒等书,武宗大怒,贬为循州长史。宣宗立,还朝为太子少师,尽逐李党。不久死去,赠太尉,谥曰文简。

☚ 李宗闵   李德裕 ☛
牛僧孺

牛僧孺780——848

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中唐以后“牛李党争”中牛党首领。元和三年(808),应贤良方正科对策第一。历任户部侍郎、左仆射等职。会昌二年(842),贬循州员外长史。大中元年(847)召还,为太子少师。一般认为,传奇小说集《玄怪录》是其所作。该集故事奇异,篇幅漫长,文字委婉,无论是细节描写还是人物对话,都超过魏晋志怪小说,其中《刘讽》、《元无有》、《古元之》等最有特色。

☚ 李汉   李德裕 ☛

受知韩愈

☚ 悔改文卷   受知韩愈 ☛
牛僧孺

牛僧孺780~848

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灵台县东北) 人。出身陇右世家。唐永贞元年 (805年),擢第进士, 后登贤良方正制科。与李宗闵、皇甫湜批评时弊,激怒宰相李吉甫,吉甫死,迁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考工员外郎、集贤殿学士。穆宗即位,拜为库部郎中知制诰、御史中丞,升为宰相。执法严明,惩贪诛奸,弹劾时弊,使朝野肃然。朝臣送钱物,一概不受,有廉正风度。敬宗即位,加封中书侍郎、封奇章郡公、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宝历元年(825年)任鄂州刺史兼武昌军节度使。任内整顿吏治,民风端正。大和四年(830),复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翌年,献计平定幽州军副兵马使逐节度使一事,加封为门下侍郎、弘文馆大学士,后任淮南节度使、尚书左仆射等职。僧孺、李宗闵为“牛党”首领, 与李德裕一派党争剧烈,形成晚唐40年的 “牛李党争”。武宗时,李德裕为相,宗闵遭贬而死,僧孺也被贬为循州刺史。宣宗时,牛党又重新得势,李德裕被贬死崖州,僧孺还朝,召为太子少师。病卒。赠太尉,谥曰 “文贞”。著有传奇集 《玄怪录》, 《全唐诗》存录其诗4首,《全唐文》存录其文19篇。今灵台县新开乡牛村有牛僧孺墓, 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李复言   李石 ☛

牛僧孺779—847

唐大臣。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贞元进士。元和三年(公元808年), 因对策批评时政,为宰相李吉甫所斥,久不得叙用。至穆宗时,累官至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敬宗时,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封奇章郡公。文宗大和四年(公元830年),还朝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他是持续四十年的“牛李党争”中的牛派首领。武宗时,李吉甫子李德裕为相,他被贬为循州长史。宣宗即位,还朝被任为太子少师。不久病死。有传奇集《玄怪录》。

牛僧孺779—848

字思黯。唐安定鹑觚(甘肃灵台)人,一说陇西狄道(甘肃临洮县南)人。永贞进士。元和三年(808),以贤良方正对策第一。授伊阙尉。由于对策批评朝政,遂为宰相李吉甫排斥,考官亦被贬谪。此次科场案实为“牛李党争”起因之一。穆宗即位,累官御史中丞、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敬宗时,封为奇章郡公,出任武昌军节度使。文宗时,再次入相。时幽州大将杨志诚逐节度使李载义,他主张迁就藩镇,劝文宗任命杨继任节度使。大和五年(831),吐蕃维州(四川汶川西北)守将降唐,西川节度使李德裕派兵驻维州,并陈用兵事宜。他反对,并命德裕撤退驻兵,送还降人。僧孺为“牛党”首领,执政期间,排斥李德裕党人。武宗即位,德裕为相,他被罢为太子少师,后又贬为循州长史。宣宗即位,牛党再度执政,李党尽被贬谪。僧孺复原官太子少师,还朝病卒。好文学,有文采,著有传奇集《玄怪录》,现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