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與“籙”的統稱。道教稱其符籙能遣神役鬼、鎮魔辟邪、防災治病。北魏諸帝崇信之,多受符籙。《魏書·世祖紀》:“〔太武〕帝至道壇,親受符籙,備法乘,旗幟盡青。”此後諸帝即位,皆登壇受籙。唐·鄭綮《開天傳信記》:“道士葉法善,精於符籙之術。”宋·高承《事物紀原·道釋科教部》引《黄帝出軍決》:“蚩尤無道,帝討之,夢西王母遣人以符籙授之。帝悟,立壇而請,有玄龜銜符從水中出,置之壇中。蓋自是始傳符籙也。”《水滸傳》第一回:“照那石碣上時,前面都是龍章鳳篆,天書符籙,人皆不識。”《隋書·經籍志四》著録符籙十七部,百餘卷。其後龍虎山,閤皂山、茅山分傳天師、靈寳、上清三宗經籙,明以後統稱《正一符籙》。參見本類“符”、“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