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爱德华王子岛省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爱德华王子岛省Prince Edward Island首府:夏洛特敦 省花:粉红拖鞋兰 盾徽 全国面积最小的省,有“海岛”之称。位于圣劳伦斯湾,与新不伦瑞克和新斯科舍省隔诺森伯兰海峡相望。距大陆15千米,形如新月,长224千米,宽4千米~60千米。人口密度和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均居全国之冠。 地 理 爱德华王子岛形成较晚。大约5000年以前,冰川完全消失,露出今天的岛屿。地表到处留下冰块和冰川剥蚀的痕迹,渐渐呈现出现在的特征。 海岛西部较平坦,中部多山,东部是起伏不大的丘陵。最高点位于昆斯县中部,海拔142米。绝大部分是红褐色的沙土和粘土,间或有沉积岩露出。岩石和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氧化铁。 海岸线呈锯齿状。潮汐使海岸形成沙岩陡壁或广阔沙滩。北岸临圣劳伦斯湾,多沙丘。移动的沙丘易阻塞海湾航道,但保障了夏季旅客的安全。许多港湾水浅,只有小船只才能航行。萨默赛德、夏洛特敦、乔治敦和苏里斯等港口港阔水深,可供大型轮船停靠。 岛上河流小,地势低,无水电潜力。森林资源丰富,有24100公顷由云杉、胶枞和红枫构成的混合林。 气候温和,冬季漫长,无严寒,夏季短暂、凉爽,多西南风。1月、2月平均气温约-7℃,7月18℃。全年基本无雾。年均降水量1120毫米。冬季,圣劳伦斯湾和诺森伯兰海峡封冰,需用破冰船才能打通航道。直至5月下旬,海岛周围的水域还常有浮冰,给捕鱼和行船带来困难。 土壤多为粗质沃沙土。可耕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0%以上,其中近50%的地区属作物高产区。未遭污染的风景区和沙滩也是一大资源。 资源保护是政府和民间团体所关心的一件大事。为改善气候、防止水土流失、控制土地买卖和防止对土地的不当使用,政府成立了皇家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管理委员会和省土地管理委员会。 省会夏洛特敦是全省最大的城市,1986年人口5.4万。西部萨默赛德城区和郊区人口1.6万,经济以农业和服务业为主。附近有加拿大军事基地。其他主要城镇有肯辛顿、艾伯顿、蒂格尼什、蒙塔古、苏里斯和乔治敦。 1987年,劳动力6万人,近年来失业率多在10%以上,平均工资和人均收入接近全国最低水平,人均收入仅为全国的74%。 据1981年普查,人口中77%是英裔——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和英格兰人的后裔,约12%是阿卡迪亚人,5%是英法混血种人,2%是荷兰人、黎巴嫩人、斯堪的纳维亚人和印第安人,还有440名米克马克人。在全国各省中,该省各族的文化最相似。 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人数几乎相等。新教中,联合教会是最大的一派,其后依次是长老会、英国圣公会和洗礼教。福音派发展迅速,也相当活跃。还有少数人信犹太教。 历 史 最初的居民是米克马克人的祖先。最早发现该岛的欧洲人是J.卡蒂埃,1534年夏天探察海湾时曾在北岸登陆。 18世纪20年代,法国开始向该岛——旧名圣让岛移民,移民速度缓慢。1755年,英国决定驱逐新斯科舍的阿卡迪亚人,该岛的人口因此大增,到1758年已有移民约5000人。1758年后成为新斯科舍的一部分。1763年被割让给英国。1769年成立地方政府,并设有省督、省总理、执行委员会和议会。1799年,该岛议会将这块殖民地改名为爱德华王子岛,以向哈利法克斯驻军司令乔治三世之子表示敬意。1826年~1850年,民众要求由选举产生的议会对这块殖民地的事务实行有效的管理。1851年,英国同意实行代议制,第一届由选举产生的政府就职。 1864年举行的夏洛特敦会议标志着政治变革时期开始,会议讨论了沿海区域联合问题。加拿大与会代表在会上提议实行更大的联合,但这一建议未被海岛代表采纳。1867年,在北美其他一些英国殖民地加入新的加拿大邦联时,海岛人依然无动于衷。后来,该岛修建铁路欠了大笔债务,英国和加拿大对该岛政府恩威并施,终于使该岛1873年加入联邦。 加入联邦后,加拿大中、西部和美国提供的就业机会造成岛上人口外流,使该岛人口下降,到大萧条时已降至8.8万人。为从渥太华得到更多的财政补贴、保持该省在联邦原有的代表席位数和达到与大陆终年通航的目的,省政府在处理与联邦的政治关系时往往不得不妥协。20世纪上半叶,该省经济稳定,农业和渔业也平稳发展,但到60年代中期,情况大变。农民与渔民人数下降,经济处于严重困境。20世纪以来,该省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是以逐渐丧失独立地位为代价的。 政 治 人民较为关心政治。由于选区小,选民对政治家比较熟悉,对参与政治活动习以为常。该省早在1769年就成立地方政府,但加入联邦后才有现代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法。省督任期5年。执行委员会或省内阁由以省总理为首的10名成员组成。议会有32名议员,从16个选区中选举产生。司法系统有高级法院、地方法院和上诉法院。 地方政府分市、镇和社区三级。夏洛特敦是唯一的市,还有帕克代尔、艾伯顿、博登、乔治敦、肯辛顿、苏里斯、萨默赛德、蒙塔古等8个镇和77个有组织的社区。市、镇由市长和市镇委员会管理,社区由地方长官管理。 1873年加入联邦时在联邦议会有6名议员。后因人口下降,在联邦议会中的席位也渐渐减少,1892年5名,1904年4名,1911年仅3名。由于该省的强烈抗议,终于在联邦参、众两院各获得4个席位。 有良好的卫生、医疗条件。60年代后期起实行省医疗计划,为居民提供收费医疗服务。1985年,每千人中有1.31个医生。最大的医院是夏洛特敦的伊丽莎白女王医院。 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较稳定的政党。从那时起,自由党和保守党控制了选举。加入联邦后,实行两院制,参议员由有产者选举产生,众议员由有选举权的男性公民普选产生。19世纪后期,各省都趋于废除参议院,该省则采取一种独特的折衷办法。1893年成立议会时,每个选区选派一名参议员、一名众议员。1922年起,妇女有了选举权。 爱德华王子岛省历任省督(1873~1987)
爱德华王子岛省历任总理
经 济 地理条件是影响该省经济的重要因素。18世纪~19世纪,货物主要靠水路运输,岛上的森林又为造船业提供了物质条件,所以,造船业在19世纪中期成为一大产业。1854年签订的互惠条约使该省增加了对美国的农产品出口,经济更加繁荣。加入邦联前,该省已同沿海地区和英国建立了贸易关系。加入邦联后,经济活动中心逐渐向加拿大中、西部转移,该省在技术上又显得落后,这两者削弱了该省的经济。该省缺乏发展工业所必需的能源和动力,运输困难,运费昂贵,该省的工厂无法与加拿大中部效率高的大厂竞争,纷纷倒闭。国家既没有政策保护该省的传统产品,也没有提供市场。随着技术的发展,木船为铁船取代,造船业缺乏原材料和资本而日益凋敝。19世纪90年代,该省是盈利产业狐皮业的中心,养狐很普遍。但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技术更新、服装式样改变和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狐皮业也迅速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省实行的家庭收入补助计划、社会服务计划以及联邦与省之间的新税收政策使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大力发展经济以缩小地区差异所进行的种种尝试引发了社会大变革。个人收入水平大大提高,卫生条件和教育条件明显改善。这些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联邦与省的综合发展计划。通过政府介入来发展经济有利也有弊。联邦政府对公共开支的拨款达该省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而且比例越来越大,该省对联邦政府的依赖性也愈来愈严重。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下降,行政管理和职员人数增加,政府既要为各种社会服务计划拨款,又要给新基础设施投资,财政负担很重,不能安排重大工程。私营部门的状况也并不令人鼓舞。1985年,人均投资仅占全国人均投资额的58%。 近30年中,农业发生巨大变化。1951年,90%以上的农场养马,如今牧场已改作他用。农场规模扩大,但数量锐减,农场总面积也减少37%。大农场所需设备的投资大,农民的利润减少一半。1986年,农业现金收入1.899亿加元,马铃薯占的数额最大,达0.63亿加元以上。3/4的马铃薯是优良品种,出口十五六个国家。全省约有1100个牛奶场、2.2万头奶牛,1986年产奶1亿升,乳制品现金收入逾0.3亿加元。也养肉牛,近年来,每年送宰约3万头,1986年牛肉收入0.32亿加元。猪肉的产量和牛肉大体相同,约有700个农场养猪。1959年开始种烟草,效益一直很好,1986年烟叶收入逾0.1亿加元。 联邦和省两级政府实施了许多计划以增加农业收入、制止农民外流,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农民在农场定居需要大笔费用,这仍然是个大问题。两级政府对农业研究都持积极态度,加拿大农业部在夏洛特敦设有一个大型研究机构。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大西洋兽医学院在动物研究和水生物研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旅游、加工制造、服务和建筑是该岛的主要产业。近20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最吸引游客的是沿海1760千米长的海滩。1985年接待旅客60多万人,收入0.58亿加元。加工制造业以鱼类和农产品加工为主,1986年有员工约2000人,销售额3亿加元。近20年来,服务业就业机会增加,联邦和省两级政府成了大雇主,1986年雇用员工7000多人。 林业原是一大产业,20世纪已经衰落。大约有37%的面积是森林,其中99%为私有。现有的树种大多商业价值不高,多用作木材或木柴。 1985年,渔业从业人员3200多人,加工厂有雇员2000人。渔船2500艘,几乎全是近海捕龙虾用的小船,捕虾季节一过便作他用。当年龙虾产量6700吨,价值0.335亿加元;底栖鱼产值840万加元。渔业产值0.519亿加元;连同加工、装备和造船业,渔业总产值逾1亿加元。该岛西部的一种重要产业是采集角叉菜,这种水生植物可加工成乳化剂和固化剂,用于多种食品加工。 该岛与大陆间的海上交通工具是渡船。博登与新不伦瑞克的托门泰恩角之间有一条轮渡航道,旅客和车辆终年可以渡海,冬季用破冰船开道。另一条航线从伍德艾伦兹到新斯科舍的卡里布,4月~11月通航。加拿大国际航空公司和加拿大航空公司每天都有班机飞往内地主要城市。最近几年,铁路干线损坏严重,支线运输费用昂贵,车次锐减。但公路网大有改善,干线和支线大都是柏油公路,大大增加了货运能力。 能源价格昂贵是该省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电的价格为全国之冠。主要依靠柴油火力发电,或通过海底电缆从新不伦瑞克输电。目前正在研究风力和太阳能发电,但仍不能满足需要。 到1988年3月底止,上一财政年度支出5.32亿加元,其中,社会服务和医疗卫生1.803亿加元,教育1.238亿加元,运输和公共工程各0.43亿加元以上,赤字达0.73亿加元。当年财政收入5.22亿加元,其中49%为联邦政府拨款。 文 教 教育制度近10年来发生巨大变化。旧的公学制源于1852年的《义务教育法》。该法案允许各地自主办学。当时每区办有一所学校,1年级~10年级每年级各1个班。地方委员会管理学区,并负责筹集经费(主要来自税收)、聘请教师和组织志愿服务。学校跟店铺和教堂一样,是社区活动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种制度的严重缺陷已暴露无遗:办学地点不当,设备不足,除富家子弟外,学生10年级毕业后无升学机会,教师待遇低,有的教师不合格。1956年,用于中小学教育的人均支出不到全国平均标准的1/3。到60年代,这种地方学校已远远落后于国家教育标准。综合发展计划对改革岛上的教育制度作了规划。从1970年起,各学区统归5个地区委员会管理,关闭老校,兴建现代化的新校,规定持有大学毕业文凭者才能任教,并将教师的工资从1971年的5724加元增加到1985年的31806加元。教学条件普遍改善,学生升学机会明显增加。教育经费也大幅度增加,从1974年的0.306亿加元增加到1985年的1.24亿加元。 1834年和1855年先后创立威尔士王子学院和圣邓斯坦大学,1969年合并为岛上唯一的一所新式大学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开设文理、教育、商业管理和兽医等本科课程。1969年还创办霍兰学院,并在全省几个地方办有职业培训班。 该省保持了文化传统。近年来,法语和阿卡迪亚语的地位得到加强,但盖尔语已濒于消亡,盖尔文化也面临严重威胁。挽救这一文化遗产的团体纷纷成立。省公共文化事务部给这些团体的活动提供资助。爱德华王子岛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基金会负责管理文化古迹,收集和整理文物。爱德华王子岛艺术委员会帮助和鼓励地方文化的发展。霍兰学院和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对当代文化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 联邦艺术中心建于1964年,是一座大型综合性艺术建筑,内有剧院、美术馆和图书馆。美术馆收藏加拿大艺术珍品,并陈列着肖像画家R.哈里斯的大量作品。剧院是夏洛特敦举办夏季音乐节的场所,可以展示加拿大音乐厅的特色。各社区也有剧院。加拿大作家中,不少是该省人或在该省生活过。其中最著名的是L.M.蒙哥玛利,她的多数作品多以该岛为题材,每年有数千人去参观她书中描绘的地方和她的故居。 该省有加拿大广播电台的英语广播,省会有2家电台,萨默赛德有1家电台。全岛都能收看加拿大广播电视(英、法双语)和加拿大电视网的节目,大城镇还有有线电视网。全省有3家日报:《卫士晨报》、《爱国者晚报》和《先驱日报》。 历史古迹中,最有名的是省议会厅——1864年夏洛特敦会议会址;政府办公厅——省总理官邸是19世纪初的漂亮建筑。其他古迹有作家L. M.蒙哥玛利在卡文迪什的格林加布尔斯故居以及悉尔港、奥韦尔角和贝森岬等地的一些遗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