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田矿区测量
湖南省煤田主要分布在娄底、郴州、衡阳等地,有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四分之一。虽然开采煤炭历史较久,但采掘设备简陋,多以人工开采。清代、民国时期,新华等地建有季节性小煤窑,掌窑师(技术负责人)兼管测绘工作,采用目测或竹板尺进行井口定位测量,测定见煤层误差往往达数十米之多。民国4年(1915),官办富有公司在湘潭县谭家山建井采煤,雇工600余人进行肩扛背驮。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入侵掠夺,在牛马司煤矿测绘矿图,原图现保存在涟邵矿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省内煤田开展大规模建设,采用机械化开采。先后成立涟邵、白沙、资兴矿务局以及省属煤炭坝、谭家山、新生、群力等煤矿。矿务局下设地质测量处,矿山设地质测量科,主管测绘工作,为矿区建设和开采提供大量测绘成果成图。共施测四等三角点177个、5秒点48个。用因瓦基线尺或测距仪丈量基线8400米,施测井下控制导线693万余米。用大平板仪或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制1:5000比例尺地形图847.6平方公里、1:2000比例尺地形图452平方公里、1:1000比例尺地形图59平方公里、1:500比例尺地形图36.46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