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尔雅古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尔雅古义》

训诂书。
❶两卷。 清胡承珙著。 《尔雅》古义不见于今书者,此书都旁搜博引加以证明。如《说文 ·𣄴部》: “𣄴, 事有不善言𣄴也。 《尔雅》: 𣄴,薄也。” 今本 《尔雅》 无此文, 仅见于 《广雅》。 郭忠恕 《汗简》有 “𣄴”, 云见古 《尔雅》, 与 《说文》合。多数证据确凿可信, 是研究 《尔雅》古义的重要参考资料。有道光十七年(1837年)《求是堂全集》本。
❷两卷。清代钱坫著。搜辑群书,辨析文字异同,考证《尔雅》古义,大多精确可信。内容较胡承珙《尔雅古义》为略,但也有为胡书所未及者,可备参考。有光绪十四年(1888年)南菁书院刊《皇清经解续编》本。《尔雅古注斠》 训诂书。3卷。清叶蕙心著。遍辑经传子史中的汉魏音注义疏,旁及异字逸文旧读。偶有诠释,说明声音训诂通假之理,间亦纠正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的错误。有光绪二年(1876年)江都李氏半亩园刊本。

尔雅古义

❶二卷。清钱坫撰。钱坫(1741或1744—1806)字献之,号十兰,又号篆秋,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清文字训诂学家。大昕之侄。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副贡生,入毕沅幕,后官陕西乾州州判。病归,卒于家。 著《说文解字诠》十四卷、《异语》十九卷、《诗音表》一卷、《尔雅释地以下四篇注》四卷、《尔雅释义》十卷、《史记补注》一百三十卷等多种。《尔雅古义》略考文字异同及他书可为证佐者,大致精采。其释“神,慎也”一条,引《檀弓》:“其慎也”注,慎当为引,礼家读然;据此知《尔雅》慎字与引通,“通慎”即“神引”。此条各家皆未道及。然如“鳢鲩鲖”以异说为据,亦小疏也。胡朴安《中国训诂学史》曰:“此书搜辑群籍,为《尔雅》古义之证。其书较胡氏(案胡承珙)《古义》(案《尔雅古义》)为略,然亦有为胡氏所未及者,如‘贡’之训赐,据子赣名赐,及熹平石经,当作赣。贡乃贡献字。“如”之训谋,据《诗·柏舟》不可以茹,臣工来咨来茹,如茹古通用。其书通计不过数十条,然亦可为研究《尔雅》古义之参考也。”是书有《续清经解》本。
❷二卷,清胡承珙撰。胡承珙(1776—1832)字景孟,号墨庄,安徽泾县人。清经学家、训诂学家。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迁御史,转给事中,授福建分巡延建邵道、调署台湾兵备道。后乞假归,究心学术。著《毛诗后笺》三十卷、《仪礼古今文疏义》十七卷、《小尔雅义证》三十卷、《补遗》一卷、《求是堂诗文集》三十四卷及《尔雅古义》二卷等多种。胡氏谓《尔雅》为训诂之书,而文字多为后人所乱,草木虫鱼之名,偏旁大半俗增,古文率多改易,其存而可考者希矣。遂本乎此例而广之,为《尔雅古义》一书,凡《尔雅》古义不见于今书者,皆旁搜博引以证明之,如“阳”之训“予”,据郑注《鲁诗》及《易·说卦》虞翻注:阳为自称之词。“苦”之训“息”,据《周礼》注:苦读为。又据《诗》王事靡。靡谓靡有止息也。《尔雅》之“苦”,即《诗》之“”。凡此皆证据确凿而不迂曲也。是书为研究《尔雅》古义之善本。初刊于《求是堂遗书》中,复刊在《国粹学报》中。
❸十二卷,清黄奭辑。黄奭于群经正义、陆氏《释文》、《玉篇》、《文选注》、《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录《尔雅》佚文,自犍为文学以下凡十家,另有不详名氏者多则。凡所辑录,皆注明出处。有《榕园丛书》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