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烧伤并发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烧伤并发症

烧伤并发症

严重烧伤伤情重,病程长,治疗复杂,故并发症较多。它可发生于伤后任何时间,常见的有:
睑外翻 眼部深度烧伤,休克期即需作睑缘吻合术。如有睑外翻,是早期作整复手术的指征。
耳软骨炎 耳软骨炎初起时可见耳后角增宽,其后耳壳外观红肿,阵阵跳痛,并有明显压痛,严重者可彻夜不眠,并有39℃以上的体温,耳软骨炎主要在于预防,凡耳部有烧伤者可将磺胺嘧啶银粉用1:1000洗必泰拌成糊状,将整个耳廓埋入,并注意勿使耳部受压。侧睡时应用“耳枕” (即以泡沫塑料做成救生圈型,侧睡时耳置圆孔中)。保守治疗无效时需在全身麻醉下作手术切开引流、坏死软骨切除。术后用1~2层抗菌素纱布填塞在切开的二瓣耳壳中,直至愈合。
肺炎 烧伤并发肺炎,除呼吸道烧伤可在休克期即发生外,一般发病在伤后10天左右,系下行性支气管肺炎。临床听诊可听到二肺底部罗音,然后向全肺播散,X线摄片出现下肺部多发性病灶,并可有广泛的浸润。痰培养所获细菌多半与创面细菌一致,最常见者为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行传播性肺炎则X线摄片往往可见单个性病灶,一般继发于创面脓毒症或败血症,也可继发于其他化脓性病灶,如血栓性化脓性静脉炎或脓肿等。
治疗原则为湿化气道,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抗生素的应用及积极处理原发病灶等。抗生素的应用时间不宜太短,待肺炎控制,即炎症开始静止、吸收后,再需应用一段时间,直到X线摄片阴性,症状及体征消失时方可停药。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并不多见。早期时其他凝血机制往往正常,而血浆纤维蛋白含量有明显下降。血小板计数在严重烧伤病人中均有下降,因此不足以作为诊断依据。治疗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上升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滴定度的下降。
化脓性栓塞性静脉炎 经大隐静脉作下腔静脉插管输液造成的深静脉栓塞(胳外、胳总或下腔静脉)发生率很高,基本上已废弃不用,而改用经头静脉作上腔静脉插管,或作周围静脉切开或穿刺。周围静脉切开放置导管3天以上者易并发化脓性栓塞性静脉炎。它往往是血行播散型支气管炎或败血症的原发病灶。治疗方法为将其近端解剖至上一级静脉的入口处,并在该处结扎。远端静脉应整段切除,创口敞开,同时加强抗生素全身治疗。
应激性溃疡 对严重烧伤病人在休克期作胃镜检查,发现绝大多数都有胃及十二指肠的急性病变,胃部病变的位置主要在胃底部及幽门窦部。如烧伤病情进展顺利,此种病变可在2~3周内自愈。其中少数可并发出血或穿孔。
胃分泌的粘液的质与量,以及胃泌素的分泌均在正常范围,胃酸的分泌在早期反有减少,旋即持续升高。产生溃疡的原因可能与氢离子的回渗透有关。因此在烧伤的早期应插入胃管定时测定胃液酸碱度,用氢氧化铝及(或)氧化镁将胃液的酸碱度维持在pH7.0左右。甲氰咪胍可拮抗胃壁细胞膜上的H2受体。它不但对基础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对由组织胺、胰岛素、五肽胃泌素、咖啡因、食物等刺激生成的胃酸分泌,也有强的抑制作用,在溃疡发生前应用有预防作用,已发生溃疡甚至并发出血后用甲氰咪胍也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如并发穿孔则为手术的绝对指征。如并发出血,在12小时内输血2500ml,仍不能使出血停止,或经各种保守疗法48小时内出血不停者应毫不迟疑地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时往往可以看到十二指肠第一部后壁有动脉出血,有时胃体部及幽门窦也可见活动出血,但较少见。必需将十二指肠的后壁溃疡切除,作胃次全切除术及迷走神经切断术,然后再作胃空肠吻合术。及时手术可减少该并发症的死亡率。
穿孔往往在后壁,因此很隐匿,加以腹部有烧伤者,更不易及时诊断以致殆误病情,因此凡有急腹症症状而诊断不太明确者,可作胃镜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有效治疗。
应激性糖尿病 烧伤引起应激性糖尿病的特点是糖尿阳性,血糖升高但无酮尿。大多发生在伤后15天内。多数病人经正规胰岛素治疗2周左右,随着创面的愈合、覆盖,糖尿可被控制。大面积三度烧伤同时有大片肌肉烧毁的病人,并发应激性糖尿病后,引起坏死组织的严重感染,甚至坏疽,危及生命。
处理与外科糖尿病相同。不控制饮食,用正规胰岛素治疗(主要按尿糖定量计算给药)。对于覆盖创面所必需进行的切痂或植皮手术,在积极控制血糖浓度的同时可照常进行。
心脏并发症 与全身性感染及创面毒素吸收有关,常见者除窦性心动过速外,尚有心率紊乱、心肌炎、心力衰竭、化脓性心包炎等。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烧伤病人营养不良而极度消瘦者,肠系膜上动脉可压迫十二指肠造成象幽门梗阻一样症状,唯呕吐物除胃液及胃内容物外,还有胆汁。病人往往反复出现急性胃扩张。一般经禁食,洗胃以及经常采取俯卧位等保守治疗5~10天仍无效者,应作胃空肠吻合手术。
骨、关节病变 烧伤后骨与关节病变和烧伤后局部或全身感染、肢体长期固定有关。早期为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等,后期和远期改变为骨质疏松、异位钙化、异位骨化和骨赘形成。关节周围钙化或骨化后可影响关节活动。一般出现在烧伤2个月以后,钙化可逐渐演变至骨化。X线摄片可见钙化密度逐渐增深,最后有骨纹出现。钙化与骨化可同时存在,根据其发生部位,又可分为骨旁或关节旁钙化及骨化,后者居多。骨旁钙化及骨化X线片可见附近软组织出现条状或块状阴影与骨胳不相连接,大多位于烧伤部位。关节旁钙化及骨化见于关节囊周围韧带肌腱附着处,单发或多发,以肘关节附近最多见。钙化及骨化可完全或部分包绕关节囊,有些钙化及骨化开始时与骨关节不相连,继而可与骨,关节相连而影响关节活动。关节旁钙化及骨化大多数发生在烧伤区,也有发生在远离烧伤区者。预防的办法是关节早期的主动活动。骨化一旦形成,保守疗法很难奏效,影响功能严重,需作矫形手术。

☚ 烧伤感染   化学烧伤 ☛
000149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5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