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岁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岁币 亦称“岁贡”或“岁赐”。 封建王朝对边远少数民族政权的贡纳、赐与或赔款。是国家的一项财政支出。 早在西汉初期,朝廷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每年要向匈奴王支付大量的金银财帛,这可谓岁币支出之开始,两宋时期,岁币支出成为一项沉重的财政负担。宋王朝建立之后,为了避免藩镇势力的扩大,实行了“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政策,国内政治黑暗,官吏腐败,军队战斗力很弱,人民遭受剥削苛重;而对北方契丹和女真政权的入侵,则一味地妥协、退让,不愿用武力进行抵抗与反击,只求以赔款、贡纳甚至割地在遭受屈辱中获得暂时的安宁。 故岁币支出数额巨大,加剧了财政的困难。宋代岁币支出主要有:1.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澶渊之盟”议和条约规定每年向女真辽政权贡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三年开始,每年向契丹西夏政权贡银一万两,钱两万贯。 2.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每年向辽加贡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四年开始每年向夏政权贡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三万斤。3.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向金政权贡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两,帛一千万匹。 4.高宗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开始每年向金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5.宁宗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开始每年向金贡纳银绢增至各三十万两匹。为了保证大量的岁币支出,宋王朝不断加重对人民搜刮,使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同时岁币支出更刺激了少数民族统治者的贪欲,增加了对宋政权的威胁,加速了宋王朝的灭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