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蛾扑火,惹焰烧身参见“飞蛾扑火自烧身”条。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第二十七回:“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dēng é pū huǒ,rě yàn shāo shēnthe moth seeks the flame; a moth flies into the flame only to get itself burnt ❍ 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 正是~。(《水浒全传》336) This criminal exile dares toy with me! He must want to die! The moth seeks the flame.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dēng'épūhuǒ,rěyànshāoshēn〔其他〕 比喻人自取其祸。《水浒传》27回:“~。” △ 用于自取灭亡之语。 也作“灯蛾扑火”。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喻自投罗网,自寻死路。 明·张存绅《雅俗稽言》三七: 贺方回《飞蛾诗》:“附炎竟何功,自取焚如酷。”谚云:“飞蛾扑灯,惹火烧身。”此可为附炎之戒。《水浒全传》二七: 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不是我来寻你,我且先对付那厮。 ◉【灯蛾扑火,惹火烧身】《三春梦》六: 那好汉出口不顺,殿左大怒曰:“你来你来,正是~。” ◉【灯蛾扑火,自惹焚身】《万花楼》五五: 你若力办此事,只忧今生今世也穷不明的。反做了~,还要累及妻子。 ◉【灯蛾扑火,惹来红焰烧身】《荡寇志》七二: 正是: 粉蝶贪花,撞着蛛丝殒命;~。 ◉【飞蛾投火,反受其殃】《西游记》九七: 这唐僧转步回身,将财物送还员外。这一去,却似~。 ◉【飞蛾扑火,自损其身】《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二五: 你这贱妖婢,敢在我跟前使甚么飞刀之计,我叫你~。 ◉【飞蛾投火,自送其死】《警世通言》二〇: 当时只不说便休,千不合,万不合,说出来,分明似~。 ◉【飞蛾赴火,自寻其死】《走马春秋》一五: 不过蒙鸡啄粟,误撞了几口,不知分量,来至都门。正所谓~。 ◉【飞蛾投火,自来送死】《彭公案》五七: 小辈,今日你~! ◉【飞蛾投火,自取焚身】《儿女英雄传》八: 偏偏的又投了这凶僧的一座恶庙,正所谓“~”。 ◉【飞蛾投火,自烧其身】《五虎平西演义》三五: 圣上虽然不罪,下官还防国丈不肯宽饶,所以打发她回归单口去了。免得~。 ◉【飞蛾扑焰】《后水浒传》二六: 以你一人而欲去破重垣,入囹圄,脱缧绁而救杨么,岂无一人挠阻?何异~,驱羊就虎? ◉【飞蛾投火】《东游记》八八: 众邻笑道:“你这个人昏了。俗语说的: ~,乳犬犯虎。你要与高强比并雌雄,须是十个对他一个,也对不得。回去,回去,莫要自送了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