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潘公展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潘公展1894—1975浙江吴兴人 潘公展
潘公展
潘公展 潘公展1895—1975国民党中央报纸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浙江吴兴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先后在上海大学、国民大学、南方大学任教,为《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撰稿,担任上海《商报》和《申报》的编辑。1927年经陈果夫介绍与蒋介石认识,历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海临时分会会员、国民党上海市政府农工商局局长、教育局局长、社会局局长。1935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从1932年起,在上海接连创办《晨报》、《新夜报》、《儿童晨报》等报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前往重庆,担任了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兼任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并曾一度兼任《中央日报》总主笔,是国民党中央主持压制进步文化的主要筹划者之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前往上海接办《申报》,任该报董事长,把《申报》变为国民党的报纸。1949年迁居香港,旋去美国定居。1951年创办《华美日报》,1975年6月病逝于纽约。 ☚ 澳门新闻纸 裨治文 ☛ 潘公展 潘公展原名有猷,字干卿,浙江吴兴人,1895年生。上海圣约翰大学外文系毕业。曾任上海私立市北公学教员兼教务主任。1918年任 《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特约撰稿。1919年任上海 《民国日报》副刊 《觉悟》特约撰稿。1921年任上海《商报》电讯编辑。1927年4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海临时分会委员; 7月任上海市政府农工商局局长。1932年5月创办《晨报》《新夜报》和《儿童晨报》《儿童画报》; 10月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长。1935年1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并兼上海市教育局局长。1937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参事。1938年10月任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10月任湖南省政府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副局长。1939年兼任中央政治学校新闻事业专修班主任。1940年11月派为中央图书馆杂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并一度兼任《中央日报》总主笔。1943年5月聘为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指导员。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后任上海 《申报》董事长,上海市议会议长。1946年11月当选为制宪 “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去香港,创办国际编译社; 同年底赴加拿大,半年后赴美国。1951年5月创办《华美日报》,先任总主笔,后任社长。1975年6月23日在纽约病逝。著有《中国学生救国运动史》《属性教育》《罗素的哲学问题》《日本必亡论》《陈英士先生传》,译有《儿童爱》《遗产的废除》 等。 ☚ 潘云超 潘公弼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