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
2005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挂牌的生态工业园区。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运用了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最新的研究成果,规划比较全面,包括了一、二、三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园区运行的保障体系规划。规划前,海化开发区已初步形成几条生态工业链: 海水—养殖—制卤、卤水—吹溴—制盐—硫酸钾、氯化镁、原盐—纯碱—小苏打、氯化钙、水玻璃—白炭黑、溴素—溴系列深加工产品等,具备发展生态工业的基础。在园区建设初期,分析发现,海化开发区的发展存在不少问题: 工程技术人员相对不足,面临风暴潮的威胁,本地淡水资源严重不足,卤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产业链不完善,能耗较高,工业固体废弃物堆积成山,土壤盐渍化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在分析海化开发区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规划提出海化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海洋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引进现代海洋化工产业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大力开展科技研发、融资投资、产品生产营销、产学研结合,使溴系列和镁系列产品成为海化开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海化开发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持续发展的海滨城市。第一产业的循环方案为: 在农业生产中形成农业生物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多极循环利用; 加强三大产业间的联合,深化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 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促进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第二产业的循环方案为: 在系统集成的基础上进行物质流动规划、水资源一体化、工业固废规划、能源规划、信息规划,积极促进科研开发工作,优化产生生态链网。第三产业的循环方案为: 提倡消费和服务中的低物质化的生态消费观念; 促进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的使用; 健全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再生体系,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同时,通过一、二、三产业间的物流和能流交换,实现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共生耦合关系。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包括公共设施、工业用地及仓储用地和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生态景观建设规划包括提高开发区的林木和绿地覆盖率,增加开发区生态景观的多样性,提高开发区整体环境质量。保障体系规划包括环境管理政策、招商政策和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完善,组织机构的设立以及安全体系的建立。2005年3月正式挂牌后,海化于4月召开了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动员大会,拟从4个方面加快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提高认识、坚定信心; 以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契机,理清思路,强化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生态环境,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打造发展平台; 加强领导,落实保障,确保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