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漠河金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漠河金矿清政府在黑龙江南岸经营的金矿,总称漠河金矿。矿区在黑龙江省呼玛县漠河、奇乾河一带。1887年,清政府命北洋大臣李鸿章和黑龙江将军恭镗筹办,筹资20万两,为“官督商办”。奏定《漠河金矿章程》,翌年成立漠河金厂公司 (又称黑龙江金厂公司或漠河矿务局),李金镛任第一届总办。开办初期,生产颇见成效。1893年又在观音山设分厂。生产大幅度上升。1894年生产达2.8万余两,1895年高达5万两。1900年,沙俄乘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机,洗劫漠河,霸占金矿。1906年,清政府用巨款赎回,重新整顿。1911年归黑龙江省,由地方督办。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设立官办广信公司,垄断矿工粮食供应,把持收买金砂的专利,矿工因不堪其压榨而逃亡,日趋衰落,一度停采。 漠河金矿 漠河金矿清代光绪前期创办的官督商办近代企业。漠河是黑龙江省阿木尔阿的支流,在流入黑龙江的入口一带,东西有一条全长500里的丰厚金砂层,素有“金穴”之称。在清政府创办金矿之前,不断有帝俄分子过江偷挖金砂, 仅光绪九、十(1883、1884)两年就盗挖黄金2.1万余两。光绪十二年黑龙江将军恭镗奏准开办,并荐举吉林候补知府李金镛兴办。光绪十四年开挖, 由于经营有方, 第二年就生产黄金18900多两,第三年增加到23000多两。建矿初,集股近20万两, 除李金镛集股六、七万两外, 有李鸿章从天津集商股10万两, 恭镗入官股3万两。光绪十六年李金镛病死,金矿由袁大化接办。到光绪二十三年的六年间, 获金13.39万两。建矿之初有工人五六百名, 光绪十七年增到两千多人,后来发展到六七千人。光绪二十六年后遭到沙俄长达六年的侵略。光绪三十二年由中国政府接管。 ☚ 祥泰木行 湖北枪炮厂 ☛ 漠河金矿清末使用机器采掘的著名金矿。光绪十三年(1887)由北洋大臣李鸿章和黑龙江将军恭镗筹建于黑龙江省瑷珲西北的漠河、奇乾河一带,系官督商办。创办费耗银二十万两。光绪十五年正式投产,当年产金一万八千九百六十一两。光绪二十年产金达二万八千三百七十两。光绪二十六年,沙俄乘八国联军侵华之机派兵强占矿区,直至光绪三十二年才撤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