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将军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将军吟 将军吟长篇小说。莫应丰著。共两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写“文化大革命”中某空军兵团三位将军的不同命运。司令员彭其敢于批评林彪死党,坚持革命原则,与各种错误思想作不屈的斗争,表现了大智大勇、正气凛然的崇高品质;供给处处长胡连生与彭其战斗在一起,坚决抵制搞“红海洋”等现代迷信;政委陈镜泉以退为攻,尽力保护战友,结果三人被打成反党集团。作品还刻画了陈小炮等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形象。全书通过极为复杂和尖锐的矛盾和斗争,愤怒控诉林彪、江青反党乱军的罪行。故事曲折动人,思想见解深刻,爱憎鲜明,大气磅礴,令人感奋。获1982年首届茅盾文学奖。 ☚ 小贩世家 金瓯缺 ☛ 《将军吟》 长篇小说。莫应丰著。写于1976年3—6月间,1980年出版。作品以空军某兵团司令员彭其在十年浩劫中遭受迫害的经历为主线,通过对三位将军不同命运的描述,塑造了敢于坚持革命原则、与各种错误思想行为进行不屈斗争的老一辈革命者形象,同时描写了赵大明等青年一代在斗争中的成长,第一次以长篇小说的形式,从正面表现狂悖反常的“文化大革命”。作者尽情倾吐胸中的积愤,控诉林、江反党集团反党乱军的罪行,思想见解深刻, 爱憎情感鲜明,大气磅礴,令人感奋。小说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 将军吟长篇小说。作家莫应丰著。1980年出版。通过彭其、陈镜我、胡连生3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军的不同命运,刻画了他们个性各异的内心世界,歌颂了将军们的凛然正气。是当代文学中正面描写“文化大革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将军吟 《将军吟》长篇小说,莫应丰著。作品围绕空军某兵团司令员彭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的经历,通过三个将军不同命运的描述,控诉了林彪、“四人帮”的罪行,比较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极其复杂、尖锐的矛盾和斗争。作于“文化大革命”末期“四人帮”倒台之前,其创作历程和发表后的效应说明,它无疑是第一部正面、直接再现“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过程的巨著。作品故事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艺术上也有独特之处。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 芙蓉镇 西望茅草地 ☛ 将军吟 将军吟长篇小说。莫应丰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这是全国第一部以 “文化大革命” 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作者“冒死” 喊出来的 “人民对 ‘文化大革命’的判词”。作品既正面和系统地描写了文化大革命的全过程,如实地描写了当年的人物和事件,而又不是单纯描写十年浩劫的灾难。在作品中,作者以饱满的政治激情刻画了一系列经磨历劫、其志弥坚的革命者的形象。如主人公司令员彭其、政委陈镜泉,以及和他们在一起的胡连生等。由于它是由新思想、新感情构成的优秀文学作品,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并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湖南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 〈将军吟〉评论集》。 ☚ 狮子吼 送货路上 ☛ 将军吟 《将军吟》长篇小说。莫应丰著。以空军某兵团司令彭其在“文革”动乱中惨遭迫害的经历为主线,描述三位将军不同的遭遇和命运,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上,塑造了以彭其、胡连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气凛然、敢于与各种政治恶浪进行不屈斗争的英雄形象。揭露了林彪、“四人帮”反党乱军的阴谋罪行,透现出蕴藏在人民心底对光明和未来的向往与坚强信念。作品充满激情,敏锐而犀利,描写朴实、自然。于1980年出版。1983年获首届 “茅盾文学奖”。 ☚ 长江三部曲 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