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兵长史官名。汉建初八年(83),班超首任此职。 将兵长史 将兵长史官名。汉代有将兵长史。即将举兵不设将军,而以长史行军令。《资治通鉴·汉纪·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 “帝拜班超为将兵长史。”胡三省注: “大将军置长史、司马; 其不置将军而长史特将者为将兵长史。” ☚ 将屯将军 将作长史 ☛ 将兵长史jiāng(jiàng) bīng zhǎng shǐ官名,将军府置长史,为事务长官,有的领兵,称将兵长史。两汉边郡置长史,为太守佐官,掌领边防军,也称将兵长史。另外还有一种独领一方面军的将兵长史,次于将军,类似校尉,《后汉书·邓寇列传》:"禹少子鸿,好筹策。永平中,以为小侯。引入,与议边事,帝以为能,拜将兵长史,率五营士屯雁门。"《后汉书·卢芳传》:"乃遣将兵长史陈訢率三千骑击之,少伯乃降。" 将兵长史官名。汉置。不置将军而以长史领兵者,称将兵长史。 将兵长史官名。西汉时边郡置长史一人治兵马,丞一人治民。东汉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罢边郡太守丞,以长史领丞之职。然边郡军务甚繁,另于长史之外置将兵长史以专董军事。故东汉边郡虽省郡丞,事实上仍与西汉制度相同,只是改丞为长史,改长史为将兵长史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