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满洲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满洲国 “满洲国”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建立的傀儡政权。“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了在东北进行殖民统治,决定建立傀儡政权——“满洲国”。1932年3月1日,日本帝国主义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满洲国”执政,发表一个所谓“建国宣言”,宣布“满洲国”成立,以“大同”为年号,以长春为首都。9日,溥仪粉墨登场,出任“满洲国”执政。在溥仪就任执政的当天,就与日本关东军司令庄繁签订密约,规定“满洲国”官吏,任职、解职均有关东军司令部决定。通过这些密约及公开条约,日本控制了“满洲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大权。溥仪名为“国家元首”,实际只是日本的侵华工具,“满洲国”号称“独立国”,实际上只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余孽复辟势力相结合产生的傀儡政权。1934年,“满洲国”改名为“满洲帝国”,年号为“康德”,傀儡溥仪由执政改为皇帝,整个东北完全变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关东军司令实际上是“满洲帝国”的太上皇,皇宫内必须设日本天皇神庙的分庙,溥仪拜神时必须先拜天皇神庙,“满洲帝国”是一个十足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的建立是日本帝国主义以华制华策略的开始。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傀儡政权——“满洲帝国”彻底垮台。 满洲国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建立的傀儡政权。“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便立即网罗汉奸,筹备伪政权。1931年9月28日至10月1日,汉奸熙洽等分别宣布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独立”,9月26日、12月16日和1932年1月1日,伪吉林省公署、奉天省政府和黑龙江省政府宣布成立。1932年2月17日,三省伪政权的头目张景惠、熙洽、臧式毅、马占山,按照关东军事先拟定的方案,决定成立伪“东北行政委员会”,以张景惠为委员长,具体负责在3月以前筹建成脱离国民政府的“新国家即伪满洲国”,改长春为新京,作为“首都”。3月9日,伪满洲国执政溥仪在长春举行“就职典礼”,并宣布年号为大同”。伪满洲国是日本侵略者一手制造的傀儡政权,是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东北和进一步侵略全中国的工具。伪满洲国中央政府实行立法、行政、司法、监察五权分立的四院制。根据日本内阁作出的《满洲国指导方针要纲》,关东军司令官是伪满洲国的实际最高统治者。 满洲国Manchukuo见满洲。 满洲国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制造的傀儡政权,1932年3月在长春成立,扶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执政”。1934年3月改称“满洲帝国”,执政改称“皇帝”。1945年8月,随着抗战的胜利而被摧毁。 满洲国 满洲国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扶植拼凑的傀儡政权。“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为把中国东北变成它的永久殖民地,便网罗汉奸卖国贼,积极策划建立伪政权。1932年3月1日,日本关东军发布“建国宣言”,宣布“满洲国”成立,由前清朝废帝溥仪任“执政”,以红蓝黑白满地黄五色旗为国旗,年号“大同”,定都长春,改称“新京”。3月9日,溥仪在长春举行就职典礼。9月15日,与日本签订《日满议定书》,以条约的形式确认了日本对“满洲国”的统治和“满洲国” 的傀儡地位。1934年3月改称“满洲帝国”,立溥仪为皇帝,年号“康德”。1945年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而覆灭。 ☚ 一·二八事变 李顿调查团 ☛ 满洲国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建立的傀儡政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侵略者为了在东北进行殖民统治,决定建立傀儡政权——“满洲国”。1932年3月日本侵略者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满洲国”执政,设都于长春,年号为“大同”。1934年改名为“满洲帝国”,年号为“康德”,傀儡溥仪由执政改为皇帝,整个东北完全变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殖民地。1945年8月,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傀儡政权——“满洲帝国”也彻底垮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