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
湿地中的自然资源。一般为表生资源,如土地、水、生物、泥炭、物种、基因等。广义上,湿地还包括河流、湖泊、沼泽、珊瑚礁及人工湿地,如水库、鱼 (虾) 塘、盐池、水稻田等。全球湿地面积约为57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其中湖泊占2%,藓类沼泽占30%,草本沼泽占26%,森林沼泽占20%,洪泛平原占15%。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资源丰富、面积大的国家。湿地类型多、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现有湿地面积约6594万公顷,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594万公顷,包括沼泽约1197万公顷,天然湖泊约910万公顷,潮间带滩涂约217万公顷,浅海水域270万公顷,人工湿地约4000万公顷,其中水库水面约200万公顷,稻田约3800万公顷。
我国的湿地生境类型众多,其间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不仅物种数量多,而且有很多是我国所特有,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
❶湿地是重要的物种资源库。我国湿地分布于高原平川、丘陵、海涂多种地域,跨越寒、温、热多种气候带,生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全国内陆湿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种,高等动物有1500种; 海岸湿地生物物种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在湿地物种中,淡水鱼类有770多种,鸟类300余种。特别是鸟类在我国和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湿地鸟的种类约占全国的1/3其中有不少珍稀种。世界166种雁鸭中,我国有50种,占30%; 世界15种鹤类,我国有9种,占60%,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占世界总数的95%。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我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这些物种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❷湿地是重要的物产和能源基地。广阔多样的湿地,蓄藏有丰富的淡水、动植物、矿产及能源等自然资源,可以为社会生产提供水产、禽蛋、莲藕等多种食品,以及工业原材料、矿产品等。湿地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水电、水运,增加电力和交能运输能力。许多湿地自然环境独特,风光秀丽,也不乏人文景观,是人们旅游、度假、疗养的理想佳地。湿地还是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科普宣传的重要场所。
❸湿地是重要的水源地。湿地之水,除了江河、溪沟的水流外,湖泊、水库、池塘的蓄水,都是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我国仅湖泊淡水贮量就达225亿立方米,占淡水总贮量的8%。某些湿地通过渗透还可以补充地下蓄水层的水源,对维持周围地下水的水位,保证持续供水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