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七山寺赋
辞赋名篇。南朝梁萧詧作。《广弘明集》见载。这是一篇描写山水的大赋。赋文先点明游七山寺的目的:“穷周章而历览,尽娱玩而遨游。”接着以游历的路线为文章顺序,移步换景,逐层描写。由乐林南上,长溪清沏,曲路羊肠,远望洪川如带、巨海如珪。行至七山寺,宝殿玲珑,华屋显敞,重阁禅宇跨涧而筑,其僧徒“乍游乍处,或贤或圣,并有志于头陀,俱勤心于苦行”。其林薮,奇禽尽有,怪兽齐备;药卉丛生,甘菊辛夷,苦参酸枣,尽其异类;果木繁多,奇树成林。最后写留连忘返之情,“增逸民之放旷,动游士之滞情,咸有志于独往,俱栖心于濯缨。”本赋以描写游七山寺所见景色为主要内容,为六朝难得写景之作。它突破了前代大赋以方位排列、品类铺陈的呆板形式,以沿途所见写来,一气呵成,真切可感。状描自然山水之景,错综白描、对比、夸张、比喻、衬托等多种手法。有时从大处落笔,总体构象,揽括无遗;有时细致描写,具象毕呈,境界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