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体肥大 增殖体肥大增殖体又名腺样体、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部的后壁上。常因慢性鼻咽炎、鼻窦炎及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等)的影响,使增殖体继发感染、肥大。症状表现:鼻阻塞为最主要的表现,患儿张口呼吸,说话口齿不清、带鼻音,鼻涕多,睡眠时有鼾声。久之,致面颊、口腔改变,硬腭高拱,下颌小而内收,上唇厚而上翻,牙列不齐,咬合不正,即“腺样体面容”。因肺部扩张不全,日久形成“漏斗胸”。常因肥大的增殖体压迫咽鼓管咽口引起中耳炎。患儿呈慢性病容,贫血,表情呆板,智力迟钝。增殖体肥大较重者,在4岁以后可进行手术切除,改善鼻呼吸的功能以后,其他症状则会逐渐消失。常与扁桃体切除术同时进行。 ☚ 扁桃体炎 婴幼儿腹泻 ☛ 增殖体肥大 增殖体肥大小儿鼻咽部的淋巴组织称增殖体,又名咽扁桃体腺样体,常因反复感染而肥大,肥大的增殖体充满鼻咽部穹窿,使呼吸不通畅,且阻止鼻咽部分泌物的排泄,易使咽鼓管口堵塞,妨碍中耳的通气和引流。 张口呼吸和鼻塞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入睡时张口呼吸更显著且带鼾音,口唇和口粘膜干燥,食欲不振,发音带鼻音,呼出气体有恶臭味。嗅觉和味觉俱见减退。增殖体肥大可妨碍咽鼓管软骨运动,发生中耳积液,引起传导性耳聋。由于长期鼻塞和用口呼吸可影响面部发育以致患儿鼻根下陷,鼻孔狭窄,上颚及门齿突出; 加以经常张口呼吸而呈现呆笨的外貌。患儿持久呼吸困难,尚可使胸廓畸形,如呈漏斗胸或鸡胸。平时易患鼻炎,支气发炎,肺炎等。用手指触诊和用鼻咽镜检查,可发现肥大的增殖体。必要时可作X线检查以确诊。呈现上述症状者,于4岁之后应作增殖体摘除手术治疗。如术后听力仍不能恢复,可用镭锭治疗咽鼓管口周围的淋巴组织,可使听力恢复。 ☚ 扁桃体炎 急性喉炎 ☛
增殖体肥大 增殖体肥大增殖体又名咽扁桃体、腺样体。增殖体肥大常见于儿童中,青春期后逐渐萎缩,成年人少见。 病因除生理性肥大外,常因慢性鼻咽炎、鼻窦炎及儿童期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白喉等)的影响,使增殖体继发感染、肥大。此外,变态反应性素质亦为致病原因之一。 症状: (1)全身症状:患儿常呈慢性病容,贫血,发育障碍,精神不振,智力迟钝,记忆力差,头痛,夜间常有磨牙,有些患儿可有遗尿。 (2) 局部症状: 鼻呼吸障碍,鼻粘膜郁血,下鼻甲后端肿胀,常有鼻塞及多量粘性分泌物外流。鼻前庭及上唇皮肤受鼻涕长期刺激,多有皮炎或湿疹发生。因鼻阻塞长期用口呼吸,入睡有鼾声,夜寐不宁,精神萎靡,久之,致发生面颊、口腔改变,如面骨发育障碍,上唇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硬腭高拱、牙列不齐、咬合不正、鼻中隔偏曲等,形成特殊的“增殖体面容”。平时肺部扩张不全,日久形成“漏斗胸”。增殖体肥大可妨碍咽鼓管软骨段的运动,易发生中耳积液,引起传音性耳聋。这种病人常有颌下淋巴结、颈淋巴结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硬。 (3) 呼吸和循环系统症状: 因鼻咽部炎性分泌物的刺激、感染,患儿常有咳嗽、气喘、喉痉挛、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及肺炎等。如长期咽下鼻咽部分泌物,可引起胃肠功能失调,易发生便秘或腹泻。Ruben(1975)报告少数病儿,因慢性鼻塞,长期缺氧,致发生肺心病或急性心力衰竭。 诊断可根据典型的“增殖体面容”及临床症状,进行鼻咽镜检查及鼻咽部触诊,可以确诊。 治疗: 增殖体肥大较重者,在4岁之后可进行手术切除,可以改善鼻腔呼吸,使其他症状逐渐消失。 ☚ 血液病的咽喉部表现 急性扁桃体炎 ☛ 000120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