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福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清福陵 清福陵为“关外三陵”之一,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因陵位于辽宁沈阳市东郊,故又称东陵。努尔哈赤(公元1559—1626年)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历经30年,统一了女真族各部落。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建立了与明王朝相对抗的后金政权。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在攻打明宁远城的战役中身负重伤,不久去世。其陵墓于后金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才在浑河北岸的天柱山上开始营建,康熙、乾隆时又进行了增建,总面积达19.48万平方米。陵园坐北朝南,四周围以红墙,正中为正红门,门前两旁立着下马碑和两两排列的石碑牌坊、华表、石狮。门内神道两侧排列着狮、马、驼、虎等四对石兽。石雕尽头是利用山势修筑的108蹬砖阶,象征36天罡和72地煞。砖阶之上是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碑楼,楼内立有“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文为康熙帝用满、汉两体撰书。楼北是作为方城入口的隆恩门,上有三层歇山式门楼,雄伟壮丽。古堡式的方城四角各有角楼。城正中即为福陵的主体建筑——隆恩殿,为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坐落在大型须弥座台基上。殿内的大暖阁内供奉着木主神牌。殿前西侧有焚帛楼,殿的东西两侧各有配殿。殿后依次为石柱门、石五供和洞门,洞门之上是重檐歇山式黄瓦顶明楼,内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再往北是圆形宝城,城正中是圆形宝顶,宝顶下就是置有清太祖和其皇后灵柩的地宫。1949年以来,福陵屡经修缮,被辟为东陵公园,1988年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清永陵 清昭陵 ☛ 清福陵 清福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称东陵。位于市东北11公里丘陵地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为清关外盛京三陵之一。始建于天聪三年(1629),至顺治八年(1651)基本建成,康熙、乾隆续有增建。占地面积194800平方米。陵园南向,由南而北地势渐高。正中为正红门,门外两侧成对排列着石狮、华表和石牌坊 门内神道两侧排列有坐狮、立马、卧驼、坐虎。向北地势渐高,有砖砌108级台阶,以象征36天罡,72地煞。台阶之上有琉璃黄瓦重檐歇山式碑楼,内立康熙亲撰“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楼北为城堡式方域,是陵园主体建筑。四角有角楼,正中为三层歇山式隆恩门门楼,其北花岗岩须弥座式大台基上建有隆恩殿,单檐歇山式,面阔三间,琉璃黄瓦。台前和四周石栏雕有花卉,十分精美。殿内供木主神牌。殿后的洞门之上建有重檐歇山式大明楼,中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内建筑,均为琉璃黄瓦,廊柱为朱红地仗,梁枋均有“和玺”壁画。方城后为月牙宝城,城内圆形宝顶下为努尔哈赤及其后妃陵寝所在处。福陵一带山川萦回,为风景佳胜之地,陵墓依山而建,前临浑河,背倚天柱山,气势雄伟。清人高士奇谒福陵诗中有“回瞻苍霭合,俯瞰曲流通。 地是排云上,天因列柱崇”之句。现已辟为风景点,为游览胜地。 ☚ 凤凰楼 清昭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