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释疑
回族伊斯兰教哲学著作。清代学士金天柱所著。金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曾任职翰林院四译馆二十余年,深通经典。此书列举教外所提出有关伊斯兰教疑问数十条,作者逐条加以解释,并援引中国经史证之。扼要季处,又多以问答体表述,使其更加突出。既提供社会人士了解伊斯兰教,亦使穆斯林增长教义和仪礼知识。作者为释教和时人对伊斯兰教的非议,提出“回汉两教,原相表里,不可诬也”。词旨显豁,臂喻简明。据许文镛序称:“是书曾于乾隆年间进呈御览”。原刻版道光年间毁于南京,流传的有光绪三年(1877)云斋氏马长青重刻本。
书名。清代回族人金天柱撰。天柱,字北高,金陵(今南京市)人。乾隆三年(1738),官翰林院四译馆正教序班。该书以问答式,分别介绍伊斯兰教饮食、服色、礼仪、诚信、容体、释名等方面的常识,以解释异教及世俗对伊斯兰教的疑谤与非议。大约在乾隆十年(1745)正式刊印。光绪六年(1880),由山东济南人唐晋徽(传猷)等补辑,题为《清真释疑补辑》。原本已佚,有光绪七年(1881)刊本。全1册,由京都(今北京)清真寺刻版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