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德谟克利特的理性主义快乐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德谟克利特的理性主义快乐论 德谟克利特的理性主义快乐论德谟克利特(Demokritus约公元前460—前370)古希腊最伟大的唯物主义者,原子论的创始人之一,快乐论伦理学的代表。他的伦理学观点散见于他的基本著作《宇宙秩序论》的少量残篇中。德谟克利特的伦理学具有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特征,其伦理思想的中心概念是快乐。因此他的伦理学也就可以说是理性主义的快乐论。在他的快乐论中,阐述了人的本质、人生的目的,规定了什么是快乐、怎样达到快乐,论述了善恶、义务与良心范畴,提出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德谟克利特从他的唯物主义原子论出发,认为人及人的灵魂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人的本质是由肉体原子和灵魂原子的结合决定的,人的生活目的就是追求快乐。他认为“对人,最好的是能够在一种尽可能愉快的状态中过生活,并且尽可能少受痛苦”。“快乐和不适构成了那‘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事’的标准”。“快乐和不适决定了有利与有害之间的界限”。这就是说,人应该追求快乐,避免痛苦;快乐或痛苦决定一件事对我们是有利还是有害;构成我们应该做还是不应该做此事的标准。德谟克利特的理性主义快乐论,并不否认物质生活的享受,不排斥肉体的、感官的快乐;但他更强调精神的快乐、灵魂的宁静,认为快乐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快乐把人引向正义、善、遵循法律。他说:“动物只要求为它所必需的东西,反之,人则要求超过这个人”。“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黄金,它的居处是在我们的灵魂之中”。只有灵魂的安宁,精神才不会为任何恐惧、迷信或其他的情感所干忧。为了获得灵魂的安宁和精神的快乐,不沉溺于感官的追求,德谟克利特强调行为的节制和适度,以及道德的教育和修养。他认为,人们只有通过享乐上的有节制和生活上的宁静淡泊,才会获得愉快。“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更加强”,“无节制的欲望只是一个儿童的事,而不是成人的事”。因此,节制和适度是实现生活幸福和达到幸福的最高境界的手段。要使人的行为能够有节制和适度,必须加强道德修养和教育。一个人的道德品性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形成的,通过必要的道德伦理知识的教育,可以增加人的德性。一个人要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在社会生活中按照公正的原则尽自己的义务,去做自己应当做的事。只有这样,人才能达到幸福和快乐的最终目标。 ☚ 苏格拉底的“知识道德平行”论 柏拉图的伦理思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