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淋球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淋球菌Diplococcus gonorrhoeae,Neisseria gonorrhoeae系能引起淋病的一种双球菌。本菌为严格寄生菌、常存在于急、慢性尿道炎与阴道炎的脓性分泌物中。为近球形,成双排列,两接触面平坦,亦可见单个或四联八叠成群集排列,无芽胞、鞭毛及荚膜,革兰染色阴性。本菌在外界抵抗力不强,不耐干燥与寒冷,加热55℃,5分钟可灭活;对化学消毒液亦很敏感,1%石炭酸1~3分钟可杀死;对青霉素、氟派酸、磺胺等类药物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培养时要求条件严格,需加入特殊成分。本菌可由性交或洗浴巾等污染引起淋病,亦可引起结膜炎等。 淋球菌 淋球菌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属奈瑟菌属,是人类淋病的病原菌。菌形与脑膜炎球菌相似。急性淋病的脓汁标本中淋球菌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慢性时则多在细胞外。营养要求颇高,常用培养基为加热血液琼脂平板。初次分离培养时必须供以5~10%CO2。37℃孵育48小时,形成直径0.5~1.0mm的灰白色光滑型菌落。分解葡萄糖,产酸; 不分解其他糖类。抵抗力极弱,不耐寒冷和干燥。对磺胺、青霉素等敏感。淋球菌的致病机理还未完全阐明,可能与有毒株具有某些表面物质和菌毛有关。内毒素不是关键因素,因有毒株和无毒株都有内毒素存在。淋球菌尚可引起新生儿眼结膜炎、流行性幼女阴道炎等。检测可取泌尿生殖道脓性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若在中性粒细胞中发现有革兰阴性双球菌时有诊断价值。培养应及时,可接种于加热血液培养基,长出菌落后涂片染色,并进行生化反应鉴定。以淋球菌浸出液作为抗原的补体结合试验,多用于诊断淋病并发症和观察治疗效果。以磺胺、青霉素等治疗有较好疗效。新生儿出生时,不论其母亲有无淋病,均应立即以1 %硝酸银滴眼,防止发生淋病性结膜炎。 ☚ 脑膜炎球菌 布兰汉菌属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