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眉茶炒干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眉茶炒干机stirroasting machine ofmeicha

茶叶初制机械之一, 用于中国眉茶制造的再干和足干作业。其原理是利用炒锅和滚筒, 经锅壁或筒壁传递热量给茶叶, 使茶叶蒸发水分而干燥,同时靠炒手的推力和茶叶相互的挤压力炒紧条索,并最终形成中国绿茶的条索紧直匀整、色绿润、香气高、味浓醇的特有风格。中国炒青眉茶, 历史上均靠手工在圆形铁锅内炒干, 1956年在浙江省、安徽省出现手摇锅式炒干机, 1957年又有水力铁木结构锅式炒干机。1958年浙江省试制成浙江58型锅式炒干机和瓶式炒干机。1963~1965年加以改进, 提出CC-84型往复式炒干机和CCT-80型圆筒式炒干机,1970年以后安徽省在CCT-80型圆筒炒干机基础上又研制成徽州110型滚筒炒干机, 逐步形成完整的眉茶初制炒干机。炒干机按结构原理可分为: 锅式、圆筒式两类; 锅式炒干机按炒手运动形式又可分为往复式和旋转式两种, 筒式炒干机按筒体形状又可分为瓶式和圆柱状两种。
锅式炒干机
旋转式炒干机 机器主要由炒茶锅、炒叶器、炒叶腔、机架、炉灶和传动装置等部分组成。炒茶锅与锅式杀青机的杀青锅结构、尺寸基本相同。一般两者可以互用。两锅或四锅成一机组, 共用一灶, 而以一灶两锅式应用较多,炒茶锅为倾斜放置的斜锅炒干机,炒叶器有炒手(三齿、四齿或五齿)炒叶板和棕刷, 它们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双锅炒干机一般安装两只炒手, 两只棕刷, 也有两只炒手, 两块炒叶板或两只炒手, 一只棕刷, 一块炒叶板的。四只炒叶器通过炒叶器杆安装在主轴上, 从轴向看成十字形交叉排列, 个别也有用三只炒手,两只棕刷的。炒叶器的旋转运动,有单向旋转和双向旋转两种, 双向旋转的正向工作,反向出茶, 炒叶腔有铁板制和砖砌两种, 上面设有出茶门。机架有金属结构, 或用砖砌, 水泥浇制等几种形式。前者外形美观, 造价较高, 炉灶用砖砌, 用煤或木柴作燃料, 国营茶场有用蒸汽作热源的, 传动装置多用蜗轮减速箱放在两锅中间。中国生产的锅式炒干机型号规格较多,按锅径分主要有84型和80型两种,它们的尺寸同84型、80型杀青锅类似(见杀青机)。锅式炒干机广泛用于中国浙江、安徽、江西及其它长炒青产茶区初制茶厂及国营茶场。
往复式炒干机 系根据手工炒茶的原理设计而成。用两只口径为84厘米的半球状铁锅作倾斜23°安装在机架上, 中间设一套以电动机为动力经三角皮带和蜗杆减速箱的传动机构, 蜗轮两端输出轴的左右,各设链轮和曲柄连杆机构, 带动左右锅轴, 锅轴在链轮和曲柄连杆之间设齿形离合器, 用拔叉操纵机构来操纵锅轴作旋转运动 (图1)。每只锅内中心轴上设弧形炒手板和棕刷出叶板各一块, 锅上设高40厘米, 上口直径为90厘米的炒叶腔, 前面设出叶门。炉灶用砖砌成, 以煤或木柴为燃料。工作时, 启动电机, 当拨叉离合器与曲柄连杆的摆杆啮合, 弧形炒手板作往复运动, 每分钟68次, 产生较大的冲击力, 茶叶即在锅内翻滚上抛, 在炒手推力和铁锅的反作用下, 茶叶受热干燥而逐渐由松变紧。


图1 484-1炒干机


筒式炒干机
瓶式炒干机 浙江100型瓶式炒干机由转筒、机架、炉灶及转动装置等部分组成。转筒用薄钢板制成广口瓶式壳体, 为两段锥体复合而成,最大直径1米,传动端直径55厘米, 进、出茶端直径80厘米, 两端面外圆有档烟圈。筒体周围向下压有十三条呈三角形断面棱条, 进出茶端锥面上焊有4条螺旋出叶导板, 转筒借两组十字形螺杆撑档和固定器安装在主轴上,主轴安装在两端机架上的滑动轴承中。四翼轴流风扇装在主轴传动的一端的风扇罩内, 减速传动装置是用传动比为1:4.5的齿轮, 通过传动轴减速驱动转筒运转,同时在传动轴上安装一只大直径三角皮带轮, 增速传动风扇壳上的小直径的三角皮带轮, 使风扇转速达到每分钟450转, 借以排出滚筒内产生的水气。由于滚筒需要正转工作, 反转出茶, 所以用一根开口皮带传动, 一根交叉皮带传动, 中间采用牙嵌离合器, 左右拨动改变转向。已改为单机传动的机子,采用换相开关来调换转向, 机架多用角铁制成, 也有木制或水泥制成。炉灶常作拱形, 砖泥砌成, 有炉栅7~9根,吊火距18~22厘米, 柴灶偏高, 用作炒二青则要求通风洞高些, 以加强通风, 用作足干则不必太高。滚筒及炉灶两侧和顶端的间隙为6~8厘米,设两个12(厘米)2的烟道通向烟囱, 烟囱高7米左右。本机通常配用动力为1.1千瓦, 工作转速每分钟22~36转。每次二青投叶量15千克左右, 足干投叶量25千克左右。
110转筒炒干机 机器由转筒体、机架、炉灶和传动等部分组成。筒体由2~2.5毫米钢板卷焊而成, 一端为圆柱体, 另一端为圆锥体, 圆柱体部分的直径为1.1米, 长为1米,圆锥体部分, 大端直径为1.1米, 小端直径为85厘米. 长30厘米, 即筒体总长为1.3米, 两端面分别焊有外径为105厘米和90厘米的档烟圈。筒体内壁上, 有两条相距120°, 半径为5厘米的半圆形突棱, 在圆锥体部分的筒壁上有四条与轴线成45°,等距分布的出茶板。筒体借助八根双头螺柱和两个十字结头固定在主轴上, 主轴两端伸出筒体两端面, 由轴承固定在角铁支承机架上。动力通过三角皮带传动减速使筒体产生转速为22~24转/分, 并由离合器或倒顺开关, 使滚筒产生正转工作或反转出茶。工作中, 筒体内壁上的半圆形突棱和三角形螺旋凸起(与轴线平行的一面)把茶叶带到一定高度后因重力作用下滑,增加茶叶与筒体内壁和热空气接触机会,加速干燥, 茶叶在半圆形突棱与筒体相邻的沟槽中,受到轻微挤搓, 有一定紧条作用, 本机技术参数为:滚筒工作转速炒毛胚时为20~24转/分。用作炒干时为12~16转/分, 投叶量揉捻叶为25千克或胚叶40~45千克, 台时产量为50千克干毛茶。
圆筒式炒干机 机器由筒体, 排湿装置、机架、炉灶和传动等部份组成 (图2)。筒体是主要工作部件,机架由板焊结构支承滚筒, 电动机通过三角皮带和蜗轮、齿轮减速驱动筒体旋转。该机主要型号有CCT-80型和湘新式60型, 主要技术规格: CCT-80型为:圆筒长度1.2米,圆筒直径为80毫米,工作转速40转/分,出叶转速18转/分, 台时产量为30千克。该机炉腔为上下两部分, 包围滚筒体四周, 并用夹层绝热,上炉腔顶部连接烟囱, 下炉腔下部与炉灶联连, 进出茶装置位于滚筒前端, 并在排湿风扇处设集尘装置;湘新式60型圆筒炒干机的筒体长1米,筒径为60厘米。


图2 410圆筒式炒干机


电磁内热炒干机 是一种新能源炒茶机。它从根本上改变了锅体外加热的方式, 把低压电源直接加到锅体上, 因大电流通过降压器的副边,由于趋肤效应,增加了锅体的等效电阻, 使之发热。电磁内热炒茶机有锅式和瓶式两个机种: 锅式除由炒锅、变压器、机架等组成外, 还配上锅式杀青机或炒干机的炒手组和炒叶腔; 瓶式由内外两个双锥体组成。内锥体分成24片弧形长条, 每条是一发热元件, 呈等腰梯形, 每两件组成一个低压电回路, 通过交变大电流元件发热。电磁内热炒茶机的动力, 可采用圆盘型直线电动机,也可采用普通电动机,经减速后驱动主轴。
由于电磁内热炒茶机利用锅体趋肤效应而发热,所以它能保持恒温, 又能迅速改变锅温, 符合制茶工艺的要求, 比电热丝炒茶节电约40%左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