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消费主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消费主义Consumerism

20世纪末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的一种消费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消费主义的主要原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做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消费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人们普遍追求炫耀性、奢侈性和新奇性的消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并将消费看做是自我表达和社会认同的主要形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下,消费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被作为通向个人幸福和国家发展的道路,并作为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消费主义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需求,使人们在生活中极力追求尽可能高的物质消费,并使无节制的消费意识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观念。

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Consumerism

20世纪末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指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的一种消费态度、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下,消费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被作为通向个人幸福和国家发展的道路,并作为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它的主要表现是: 人们普遍追求炫耀性、奢侈性和新奇性的消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并将消费看作是自我表达和社会认同的主要形式。消费主义的存在,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需求,使人们在生活中极力追求尽可能高的物质消费,并使无节制的消费意识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观念。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诱惑是强有力的,因而它对人们无论是物质上还是观念上的影响都非常巨大,甚至难以抗拒。它通过高度发达的信息手段,灵活熟练的销售技巧,大肆鼓吹的广告和遍布全球的跨国公司,迅速在全球蔓延。不仅发达国家中的大多数人都崇尚和实行这种生活方式,同时发展中国家的部分人在其诱惑下,也将其当作美好生活的蓝本。
消费主义主张人们尽可能多的消费。这种消费已经超出生物学水平的人类需求的强度、满足和特性,它已经不是自然状态或匮乏条件下的基本需要,而成为一种无止境占有商品的欲望。形成消费者欲望的也不再是经济领域里的因素,而由意识形态所控制。这种无止境追求消费的欲望,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使许多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消费主义这种只顾眼前,不顾子孙及环境的消费观念,对全球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使消费本身难以持续。
消费主义所认为的消费,实际上是对商品的象征意义的消费,它将消费看作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形式,同时也是生活质量提高和生活幸福的标志。实际上生活质量虽然同消费水平密切相关,但却绝不是等价的,消费水平不过是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指标而已。生活质量的提高,除了消费水平的提高外,还取决于社会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等等。更何况消费主义所主张的消费的提高,多是指那些于改善生活质量无关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在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下,换取少许的生活质量提高,对人类而言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而幸福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就更加难以确定。生活中物质生活极端富裕而精神生活极为贫乏和痛苦的例子并不少见。幸福是一种自我的感觉,它与消费水平的绝对高低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的联系。据统计,世界人口在1950年消费的物品和服务与以往所有世代人加起来消费的总和一样多,谁又敢断言消费者比从前更幸福?在幸福的决定因素中,更重要的也许是对家庭生活、对工作及闲暇和友谊的满足。一个人尽管物质上富有,但生活在一个垃圾充斥、人际关系淡漠的社会里,也不会幸福。物质的东西满足不了人对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要,因而单纯的物质产品的丰富也难以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幸福。
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已构成了发达国家居民日常活动的一个部分,支配着消费者的行为。在这种生活方式下,人们失去了判断力和批判力,不能区分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目前,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以及心理问题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对这一生活方式进行反思。但要真正认识消费主义的危害,只有改变原先的消费方式,清醒地判断自己的真正需求,否定和拒绝无止境消费的巨大诱惑方可做得到。消费主义大量耗用资源,并对环境和人们心理造成重大危害的现实表明,这种消费方式是不可能持续的。
〖参〗反消费主义

☚ 城郊消费经济   反消费主义 ☛
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

是以机械的自然观、欲望无限的人生观、崇尚竞争的人际观为思想前提,以市场经济、货币财富和科学技术为中介,以推动时尚不断翻新为主要途径,以在消费领域进行创造性破坏为主要手段,以消费符号化为根本特征,把物质欲望的满足等同于人的自我实现的消费文化和消费行为的统一。
消费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成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是消费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但真正起推动作用的,还是经济利益的驱动、资本不断增值的需要。消费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依旧是资本的力量,经济利益是消费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消费主义不是一种社会制度,不能和资本主义画等号。它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幸福观日益片面化的产物。市场经济的根本信条是鼓励生产、鼓励致富、鼓励竞争。它坚持,“卖东西追求贵,买东西追求便宜” 是人的天性; 只有把生产出来的东西卖出去,致富的愿望才能实现; 谁生产的多,谁卖出的产品多,谁就是竞争中的胜利者。在生产力大规模迅速提高的情况下,拼命鼓励消费是市场经济保持繁荣的唯一选择。日益片面化的幸福观则认为,幸福就是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自由就是这种满足不受干扰。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凡能力所及,人们就难免在购买和消费物质产品时尽量讲究奢侈,个别暴富者甚至可能会动辄一掷千金。
消费主义的历史地位。消费主义的社会历史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对它不能完全否定。消费主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相当发达的物质生产力加以支撑,消费主义本身也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克服消费主义的目的不是否定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而是让富裕生活的内容变得更加全面、更加充实,关键是如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消费主义造成的危害不可忽视。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只顾眼前的局部利益,造成了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这不仅危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奉行 “经济人” 假设和排他性竞争,造成人类 “群体中心主义” 和 “个体中心主义” 的大肆泛滥,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关系紧张; 人们在消费领域痴迷于物质享受,把精神需要的满足寄托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造成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失衡,危及人自身的发展。消费主义孕育着否定自身的因素。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人类的各种交往普遍发展,消费主义和它的危害都在不断扩散。正是这种形势,迫使人们对消费主义作深刻的反思,对它赖以存在的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科技观和思维方式展开深入批判,探索走出和替代消费主义的现实道路。要走出消费主义,关键是要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用消费生态化取代消费主义。一要发展生态化的科学技术和生态生产力,二要批判和限制 “资本的逻辑”,三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摆正消费物质产品和消费精神产品的关系。这既牵扯到人与人关系的调整,也牵扯到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还牵扯到人生境界的提升。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用消费生态化取代消费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 生产主义   消费主义文化 ☛
000024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