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大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大鱼 海大鱼即《靖郭君将城薛》。 ☚ 靖郭君将城薛 齐人谏靖郭君城薛 ☛ 海大鱼 海大鱼先秦寓言。《战国策·齐一》: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竭者:“无为客通。” ☚ 涓蜀梁 浴矢 ☛ 海大鱼 靖郭君将城薛①,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②:“ 〔无〕 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 “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③!”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④,更言之!”对曰:“君不闻〔海〕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⑤;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 君长有齐阴⑥, 奚以薛为?失齐, 虽隆⑦薛之城到于天, 犹之无益也。”君曰: “善。”乃辍⑧城薛。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 ①靖郭君:齐相田婴的封号。薛:地名,今山东滕县东南。②谒者:负责传达的官员。③烹:用鼎镬煮杀人的酷刑。④亡:同“无”。⑤牵: 钩上。⑥阴: 通: “荫”, 庇护。⑦隆: 增高。⑧辍(chuo): 停止。 【意译】 靖郭君即将在自己的封邑薛筑城,他的门客都劝他不要这样做。靖郭君吩咐负责传达的官员说“不要替劝谏的人通报了”。门客中有个齐国人来求见说:“我只请求说三个字。如果多说一个字,就请把我处以烹刑。”靖郭君因而接见了他。齐人快步上前说:“海大鱼。”说完转身就跑。靖郭君说:“你的话还没说完,请留一下。”齐人说:“我可不敢以自己的性命来作游戏。”靖郭君说:“没有的事,你继续说下去。”齐人说道:“你不曾听说过海大鱼吧,网儿兜不住它,钩儿钓不上它。但如果一不小心到了没水的地方,那么连小小的蚂蚁也可以任意欺侮它了。现在,齐国就是你的 ‘水’ 呀, 你只要一直保有齐国的庇护,又何必在薛筑城呢?如失去了齐国,即使你将薛城增高到和天一样高,仍然是无用的啊。”靖郭君听了说:“好啊。”就停止了在薛筑城。 【解说】 靖郭君打算在薛地大建城池,许多门客的劝阻都未能成功,而齐国有一个进谏的门客只用三个字就一下子将阻谏的靖郭君说服了, 其奥秘何在呢?原来,齐客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掌握了一般人的好奇心理。齐客说完“海大鱼”三字转身就走,靖郭君被弄得莫名其妙,他想搞清楚这三个字的意义。这样,齐客巧妙地激起了靖郭君的兴趣,使其身不由己地被牵着走,齐客也就充分争取到了进言的机会。二是齐客能切中要害。他从靖郭君自身的利益出发,来陈述筑城的利弊。在这里,他阐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鱼儿离不开水。不管是贵为宰相,还是平民,都是国家的一员,只有国家昌盛了,自己才能昌盛。俗话说:大河涨水小河满,就是这个道理。靖郭君其实并不是一意孤行,固执己见的人,他开头拒谏,是因为他觉得城薛是对的,可以扩大自己的地盘,发展私家势力。但是当他真正意识到筑城的弊端时,他也能改变初衷,停止筑城。这则寓言不只是对靖郭君一人的告诫,也是对所有只顾眼前利益,只谋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兴亡之人的忠告。 【相关名言】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 ——庄子 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 ——林逋 海大鱼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 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 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 君曰:“客,有于此!” 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君曰:“亡, 更言之。” 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 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夫(应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君曰:“善!”乃辍城薛。
靖郭君要在自己的封地薛筑城,这在政治上是一种极大的失策。然而他又十分执拗,下令不准门客劝阻。在大多数劝说者失败的情况下,这个门客用“海大鱼”的故事进行讽喻,居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个门客其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是他讲求进言的艺术,在策略上高人一筹。他先设置悬念,用“我只说三个字,多说一个字,宁可被煮死”的危言,利用常人的好奇心理,出其不意,使自己获得进谏的机会。继而采用步步进逼的办法,诱使对方上钩,跟着自己的意图转。这个门客说完“海大鱼”三个字,果真掉头就跑。靖郭君的心已被门客紧紧揪住,他迫不急待地要求门客留下来并接着说下去。这时,靖郭君拒谏的防线早已雪融冰释, 门客也牢牢地入居了主动地位。最后。这个门客用大鱼在海中“网不能止,钩不能牵”, 自由有力量,一旦离开海水,搁浅沙滩,就连小小的蝼蚁也得而欺之作比喻,指出靖郭君在薛地筑城是愚蠢的。至此,劝谏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个门客征服靖郭君的方法实在是高明的。 这则寓言本是门客为劝说靖郭君而打的比方,但它也反映了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险恶处境。战国时期,各国统治阶级大量罗致人才,养士之风盛行一时。赵平原君、齐孟尝君、魏信陵君、楚春申君,门下食客均号称三千。当时有一批士,专门研究各国的形势和相互关系,朝秦暮楚,纵横捭阖,一策得用便平步青云,一言失当也可能丢失性命。因此,士是十分考究斗争策略的。这则寓言还有更深一层的寓意:门客说得好,齐国好比是靖郭君的水。有齐国的庇护(“阴”,通荫,保护),就用不着在薛地筑城;如果没有齐国,即使把薛城加高到天上去,也是没有用处的。这就形象地阐明了局部与全局、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无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之中,都有不少的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哲理。有的人抛开集体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而追求个人的安全与幸福,甚至牺牲或背叛集体利益与民族利益,往往祸国殃民, 自己也身败名裂;有的人为集体和民族而努力奋斗,贡献出毕生精力,化小我为大我,则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寓言的手法有晓喻与隐藏的对立,“晓”是为了把不易明白的道理说明白,“隐”是为了故意把真意隐藏起来以避免招祸。这种对立常常相反相成,殊途同归。本则寓言是一个典型例证。 海大鱼 靖郭君将城薛①,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②:“ 〔无〕 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 “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③!”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④,更言之!”对曰:“君不闻〔海〕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⑤;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 君长有齐阴⑥, 奚以薛为?失齐, 虽隆⑦薛之城到于天, 犹之无益也。”君曰: “善。”乃辍⑧城薛。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 ①靖郭君:齐相田婴的封号。薛:地名,今山东滕县东南。②谒者:负责传达的官员。③烹:用鼎镬煮杀人的酷刑。④亡:同“无”。⑤牵: 钩上。⑥阴: 通: “荫”, 庇护。⑦隆: 增高。⑧辍(chuo): 停止。 【意译】 靖郭君即将在自己的封邑薛筑城,他的门客都劝他不要这样做。靖郭君吩咐负责传达的官员说“不要替劝谏的人通报了”。门客中有个齐国人来求见说:“我只请求说三个字。如果多说一个字,就请把我处以烹刑。”靖郭君因而接见了他。齐人快步上前说:“海大鱼。”说完转身就跑。靖郭君说:“你的话还没说完,请留一下。”齐人说:“我可不敢以自己的性命来作游戏。”靖郭君说:“没有的事,你继续说下去。”齐人说道:“你不曾听说过海大鱼吧,网儿兜不住它,钩儿钓不上它。但如果一不小心到了没水的地方,那么连小小的蚂蚁也可以任意欺侮它了。现在,齐国就是你的 ‘水’ 呀, 你只要一直保有齐国的庇护,又何必在薛筑城呢?如失去了齐国,即使你将薛城增高到和天一样高,仍然是无用的啊。”靖郭君听了说:“好啊。”就停止了在薛筑城。 【解说】 靖郭君打算在薛地大建城池,许多门客的劝阻都未能成功,而齐国有一个进谏的门客只用三个字就一下子将阻谏的靖郭君说服了, 其奥秘何在呢?原来,齐客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掌握了一般人的好奇心理。齐客说完“海大鱼”三字转身就走,靖郭君被弄得莫名其妙,他想搞清楚这三个字的意义。这样,齐客巧妙地激起了靖郭君的兴趣,使其身不由己地被牵着走,齐客也就充分争取到了进言的机会。二是齐客能切中要害。他从靖郭君自身的利益出发,来陈述筑城的利弊。在这里,他阐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鱼儿离不开水。不管是贵为宰相,还是平民,都是国家的一员,只有国家昌盛了,自己才能昌盛。俗话说:大河涨水小河满,就是这个道理。靖郭君其实并不是一意孤行,固执己见的人,他开头拒谏,是因为他觉得城薛是对的,可以扩大自己的地盘,发展私家势力。但是当他真正意识到筑城的弊端时,他也能改变初衷,停止筑城。这则寓言不只是对靖郭君一人的告诫,也是对所有只顾眼前利益,只谋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兴亡之人的忠告。 【相关名言】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 ——庄子 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 ——林逋 海大鱼(《战国策·齐策》) 这是一篇记述说客讽劝当权者的实录文字。 靖郭君要在薛地筑城,别人来劝,他都不见。好在有个聪明的说客,声言只说三个字,多一字愿下油锅。于是引起靖郭君的好奇。说客便趁势以海中的大鱼作比,推证出筑城实乃多此一举。由于说理的形象生动,出奇不意,便获得了预期的成功。 先秦散文,无论是叙事作品还是论说文字,都大量充斥着此种类型的小品片断,即通过某种形象性的比喻或故事,来阐述一种观点。中国人素来长于形象思维而弱于抽象的思辩,因而便热衷于在言谈文字中设置一种奇特的“情感逻辑”,它可以不用进行缜密的推理而同样获得说服对方的功效。其长处在于,能够充分调动人的想象能力,获得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直观感受与判断。唯其原始和浑沌,才有一种类似宗教的“顿悟”境界,避开繁琐枯燥的弯路,也可以避免钻进“牛角尖”而走火入魔。表现在文章里,更可平添一种感染力和审美效应。然而,其短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正因为不重推理,不擅抽象,所以在立论和说理的科学性或精确性上往往会大打折扣。比如这篇“海大鱼”,其不必筑城的结论就未必是什么了不起的真理,充其量反映了一种“小我不如大我”的心态罢了。 海大鱼海中的大鱼。比喻失势后,为小人所欺;也指失去依托后,形势不利。战国时,靖郭君想离开自己的根据地,到薛地去建筑城池。当时针对此事,有许多门客进行劝谏。其中,有个齐国人对靖郭君说:“我只说三个字就够了。”接着就道:“海大鱼。”靖郭君觉得莫明其妙,于是询问他,齐人解释说:“您没听说过大鱼吗?当它在茫茫大海中时,渔网不能够拉它上来,鱼钩也不能牵引它出海,然而当浩荡海水不存在时,连小小的蚂蚁都能得意洋洋地爬到大鱼的身上。现在齐国,也好比是您的浩荡海水啊!”于是靖郭君取消了去薛地筑城的计划。(见《战国策·齐策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