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四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第四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农村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围绕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开展的。以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心的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三年恢复时期,主要是围绕农村土地改革,对农民进行阶级教育,结合抗美援朝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以后,在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广泛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在全省农村形成了革命的、健康的、朝气蓬勃的社会道德风尚。1956—1966年,在群众中普遍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潮,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和农业学大寨活动,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革命光荣传统的教育。这一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导方面是好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阶级斗争扩大化,夸大主观意志和精神力量的作用,刮“共产风”等“左”的错误,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也有所表现,在群众中发生了一些误导,造成一些不良影响。10年“文化大革命”,引起思想的极大混乱,颠倒了是非,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想泛滥,破坏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使思想道德建设受到严重的破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 ☚ 四、农村治保组织建设 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