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即有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病毒含分三个节段的RNA基因组。流行性出血热与阿根廷出血热和玻利维亚出血热十分相似,都是因接触带病毒啮齿动物而受感染的动物源性疾病,均以出血、肾损害为其主要特征(参见“Junin病毒和Machupo病毒”),故人们曾推测,本病病毒是砂粒病毒科的一个成员。但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它是布尼亚病毒科的一个新成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病原学的研究进展不大,直到近年来才取得了新的突破: 1978年南朝鲜和美国学者发现在黑线姬鼠的肺、肾等组织中,存在着一种可与恢复期病人血清呈特异性免疫荧光反应的抗原,可用其他黑线姬鼠和A549人肺癌传代细胞及Vero-E6非洲绿猴肾纯系传代细胞传代适应,证明它是朝鲜出血热的病原因子,后定名为汉坦(Hantaan)病毒。血清学试验表明,它与中国(流行性出血热)、苏联(流行性肾病肾炎)及斯堪的纳维亚 (流行性肾病) 恢复期病人血清起免疫荧光反应,但与已知砂粒病毒及某些出血热如马尔堡和Ebola病毒感染的病人血清无反应。
1981年后,中国学者从宿主动物(黑线姬鼠、褐家鼠、大白鼠) 和病人血清中分离出多株病毒。病毒不仅在A549,Vero-E6细胞中增殖,还可在2BS正常人肺二倍体细胞和大白鼠细胞中生长培养; 病毒除了在作为传染源的宿主动物中增殖外,证明十余种鼠类可自然携带本病毒;实验室中大白鼠可获得感染,小白鼠乳鼠脑内或腹腔接种可造成致死性疾病。中国第一次在感染细胞内观察到病毒的形态,发现它是一种圆形或卵圆形的颗粒,平均直径122nm,变动范围在78~160nm之间。不同来源(黑线姬鼠、褐家鼠、病人血液)分离的病毒形态基本一致。但血清学试验提示,病毒株间存在着型或亚型的差别。
本病毒对温度(60℃60分钟)、pH (小于3)、紫外线(37cm,10分钟)、γ射线敏感; 对乙醚、氯仿、去氧胆酸钠、甲醛、戊二醛等也十分敏感。但在-70℃冰箱或真空干燥保存十分稳定。
人类感染可产生轻重不同的疾病过程。典型病例有五期经过,即发烧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死亡率随地区而不同,有的高达5~30%。按传染源不同,本病可分为三个类型:
❶野鼠型:主要由野外黑线姬鼠传播,发生在农业地区,一般病情较重;
❷家鼠型:由褐家鼠传播,农村和城市均可发生,一般病情较轻;
❸大白鼠型:发生在以大白鼠为实验动物的实验室中,病情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近年来,病原学和血清学的研究证明,本病存在于欧亚大陆的16个国家中,自然疫源地遍及世界大部地区。过去各国对本病的叫法不一,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东京召开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工作会议上建议统一命名为:有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S)。
本病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在中国对危重病症的抢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广了“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及就近治疗)的原则,对降低病死率起到明显的效果。坚持灭鼠、防鼠是减少和控制本病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措施。人用疫苗正在研制中。

☚ Lassa病毒   反录病毒科 ☛
000148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