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期存款huó qī cún kuǎnтекýщий вклад(депоз т)活期存款存款人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的存款。中国金融机构信贷收入中城乡居民活期存款年末金额1952年3.8亿元,1955年6.6亿元,1960年29.0亿元,1965年21.8亿元,1970年25.7亿元,1975年55.1亿元,1980年94.6亿元,1985年397.4亿元,1990年1182.9亿元,1995年5884.1亿元,1996年7647.6亿元,1997年10053.1亿元,1998年11615.9亿元。国家银行信贷收入中,城镇活期储蓄存款1997年7647.8亿元,1998年8722.2亿元。中国1997、1998、1999年年底活期存款分别为24648.66亿、27749.53亿、32381.75亿元。 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的对称。存户可以在银行随时存入和提取的存款。银行发给存户存折或支票,凭以存入或提取款项。由于增减波动大,银行运用这部分资金时受到局限,故利率低于定期存款。 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亦称“支票存款”。一种不需要事先通知,凭支票便可随时提取、支付或转账的存款。商业银行经营活期存款能满足客户方便支取现金和进行转账结算的需要。活期存款账户是客户可以随时进行资金转移的账户。活期存款户结算频繁、业务量大、手续繁多、成本较高,且账户上的资金随时会被客户取走或转出。为了防止银行通过付息或变相支付利息进行恶性竞争,有些国家(如美国)曾用法律来规定该账户不得支付利息。商业银行经营活期存款业务主要有以下好处: ❶可把众多顾客活期存款账户上沉淀的部分资金作为中长期资金运用,这样能变短期资金为中长期资金,却不必支付和长期存款同样高的利息。 ❷通过广泛办理此类存款掌握客户的资金运动情况,间接地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为贷款业务和投资业务创造条件。许多银行规定其贷款客户必须在本行开设结算账户,也是基于这一理由。 ❸通过为开立活期存款账户的客户提供广泛的中间业务和其他金融业务,可以拓展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从而为自身生财盈利奠定基础。由于活期存款可以随时提取现金或直接签发支票,流动性大、货币性强,故在金融统计中被归入M1之中。 活期存款无约定期限、在银行业务时间内存款客户可以随时提取或随时转让给别人的存款。严格说来,不管是个人存款还是单位存款,上述定义都是适用的。但在许多国家的金融统计中,活期存款大多专指企业及各类单位无约定期限的存款,这种存款又称“往来存款”、“支票账户存款”,而个人的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统称为“储蓄存款”。活期存款由于可以随时提取现金或直接签发支票,流通性大,货币性强,故在金融统计中被归入狭义货币(M1)。活期存款由于存取频繁,银行办理此项业务所费成本较高,故除提供服务外,一般不再付给利息;当然,有些银行为招徕客户,也给活期存款付息。提取活期存款,有使用支票的,也有使用存折的。前者称为“甲种活期存款”,后者称为“乙种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又称 “往来存款”,“定期存款” 的对称,存款人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的存款。活期存款包括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在银行的结算账户,由于其流动性大,存取频繁所以流通中的作用与现金基本相同。许多国家都对活期存款规定了存款准备率,存款期限越短,存款的货币性越强,规定的存款准备率越高,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要高于定期存款。活期存款的流动性大,成本较高,故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我国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较低利息。尽管经营活期存款成本较高,但各国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这项业务。因为此种存款可以不支付 (或少支付) 利息,而且在此存彼取的过程中,也会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余额,不仅可以吸收短期资金,还有一部分资金可用于中长期贷款,利率对这部分资金调节作用较小。各国商业银行均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争取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无约定期限、存款人可以随时提取或支用的存款。严格说来,不管是个人存款还是单位存款,上述定义都是适用的。但在许多国家的金融统计分析和经济学著作中,活期存款大多专指企业及各类单位无约定期限的存款,又称“往来存款”、“支票账户存款”,而把个人的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称之为储蓄存款。由于活期存款可以随时提取现金或直接签发支票,流动性大,货币性强,故在金融统计中被归入M1之中。 ☚ 银行存款 支票存款 ☛ 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的对称。是在银行及类似的存款机构中无须事先通知即可随时用支票转帐或提取现金的存款。活期存款在流通中的作用与现金相同,在给货币下定义时,一致的看法是属于M1的范畴,即“狭义货币”。因为活期存款能够满足客户的经常性收付需要,因而是政府、社会团体、公司、企业及个人欢迎的一种存款形式,同时也是客户取得银行贷款和服务的重要条件。开立这类帐户的大多为工商企业、非盈利性单位和个人。活期存款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❶流动性较大。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一般都规定了较高的存款准备率,商业银行除交纳法定准备率外,还要保持适度的库存现金,以备支付。 ❷存取频繁,手续繁杂。银行要提供相应较多的服务,如存取服务、转帐服务、提现服务,以及支票服务等,因而成本较高。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有些国家的商业银行相反还要收取少量手续费。利率对这部分存款没有多大的调节作用,各国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争取活期存款。长期以来,活期存款在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70年代以后,活期存款的主导地位才逐渐被定期存款所替代。 经营活期存款尽管成本较高,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盈利性)发生了矛盾,但各国商业银行仍然十分重视这项业务,并千方百计地扩大活期存款,主要是因为,对这部分存款银行可以不支付利息,支票多用于转帐而不是提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吸收活期存款,银行不仅可以取得短期资金,用于短期贷款和投资,而且在此存彼取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余额,用于中、长期贷款和投资。此外,经营活期存款还有利于密切银行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以扩大信用业务。为了吸收活期存款,商业银行除了提供有效的服务外,有时还允许客户在存款用完后,在约定期限内“透支”,以争取更多的客户。 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能够吸收更多的社会资金,近年来,西方国家的一些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几种新的活期存款,主要有: ❶可转让支付命令存款。一种不使用支票以支付命令书为提款工具的、并由银行付息的活期存款。开立这种存款帐户的客户,可以随时开出支付命令,直接提现或直接向第三者支付。由于这种存款形式既有支付上的便利,又满足了收益上的要求,并具有储蓄帐户的意义,因此,较多地吸引了客户,但一般限定个人和非盈利性团体才可以开立这种帐户。 ❷货币市场存款。一种介于储蓄存款和活期存款之间的存款形式。利率不受上限限制,每星期调整一次利率,可使用支票,但使用支票付款每月不得超过3次。存款对象不限,开户时的存款最低金额为2500美元。按规定,提款时至少需要提前7天通知银行,实际上银行并不坚持这一原则。 ❸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又称“优息支票存款”,是由可转让支付命令存款发展起来的,不受最高利率限制的存款形式。存款对象不限于个人、非盈利机构等。银行每星期调整一次利率,须交存款准备金。客户每月开出的支付命令无限制,但客户每月要支付服务费。法令规定客户在提款前要提前若干天通知银行。 中国属于少数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的国家之一,按照国家的利率政策, 目前国家银行吸收活期存款的利率为年息2.88%,但提前七天通知提款的存款利率为3.24%。 ☚ 派生存款 通知存款 ☛ 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相对应。是指由存户可以随时存取或用支票转账的存款。由于活期存款的提兑或支取均使用支票,因而也叫支票存款。这种存款主要是为满足客户支取方便、运用灵活的需要而设立的,同时,也是客户取得银行放款和服务的重要条件。所以,活期存款是极为社会公众所欢迎的一种存款形式。 活期存款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 流动性较大。活期存款账户主要是工商企业、非盈利性单位和个人为方便经常性收付活动而在银行开立的、存户可以随时存随时取随时进行支付活动,所以,活期存款的流动性非常强,在流通中与现金的作用相同,在货币理论中一般把它看作是准货币。中央银行也因此对商业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规定了较高的存款准备率。各商业银行除了缴纳法定的存款准备金外,还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备付金,以备支付。(2) 存款频繁、手续繁杂。银行开办此业务,还要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例如,除存取服务外,还要提供转账服务、提现服务以及支票服务等,因而银行所需成本费用较高。所以,活期存款的付息率较低或不付利息,在早期商业银行为此还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经营活期存款尽管成本较高,但商业银行可以运用活期存款的稳定余额发放贷款,并且不需支付较高的利息。大量的活期存款在此存彼取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最低余额保持在银行的账户上,这就为银行提供了成本最低廉的放款资金来源。所以各国的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这项业务。 活期存款还具有扩大信用关系和扩张信用规模的作用。活期存款客户通常是用支票转账来完成支付活动的,而不是提取现金。通过转账支票的使用和流通,商业银行也由此进行信用扩张,创造派生存款,扩大信用规模。活期存款也由此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对象和负债的主要内容。 ☚ 机构存款 定期存款 ☛ 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亦称“往来存款”。“定期存款”的对称。存款人可以不定期限随时存入、提取存款,银行对这种存款有要求即办理的义务。活期存款流动性大,是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构成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一般不支付利息,我国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较低的利息。 ☚ 派生存款 定期存款 ☛ 活期存款current account;demand deposit
活期存款current deposit;demand deposit;current ac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