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洮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洮州 洮州唐代设置的行政区。属陇右道。宋、金、元代沿置。《旧唐书·地理志三》: “洮州: 下。隋,临洮郡。武德三年 (公元619年) 置洮州。贞观五年 (公元631年) 移州治于洪和城,后复移还洮阳城,今州治也。永徽元年 (公元650年) 置都督府。开元十七年 (公元729年) 废,并入岷州。临潭县置临州。二十七年,又改为洮州。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 改为临洮郡,管密恭县,党项部落也,寄治州界。乾元元年 (公元758年) 复为洮州。旧领县2,户2363,口8260。天宝,户3700,口15060。在京师西1506里,至东都2390里。” ☚ 唐努乌梁海部 洮南府 ☛ 洮州 洮州本北魏所置洪和郡,后为吐谷浑所并。北周明帝时逐吐谷浑,于其地置洮阳城。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置洮州。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年) 改为临洮郡。唐武德二年(619年)复为洮州,州治即今临潭县城。管临潭、美相2县。 ☚ 和政县 临潭县 ☛ 洮州州、卫、厅名。原为吐谷浑居地。北周武成元年(559),明帝宇文毓遣大司马贺兰祥击破吐谷浑,拔兆阳、洪和二城。保定元年(561),于此地置州。治所在美相县(今甘肃临潭县西南70里,即古洮阳城)。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潭以西、西倾山以东的洮河流域。隋开皇三年(583)废。大业(605—618)初,置临洮郡。唐复置洮州。贞观四年(630),移治洪和城(今临潭县东新城)。八年(634),移还旧址。开元七年(719)废,二十七年(739),复置;天宝元年(742),改为临洮郡。广德元年(763)后,地入吐蕃。北宋大观二年(1108)复置。元又移治洪和城。明洪武四年(1371),改置洮州卫。清乾隆十三年(1748),改为厅。1913年改为临潭县。州境“邻接蕃地”,宋时由此“输入蕃马”,金时曾置榷场,明立茶马司于此。 洮州北周保定元年 (661年)置,治所在美相县(今甘肃临潭县)。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潭以西,西倾山以东洮河流域。隋大业三年(583年)改为临洮郡,唐初复置,贞观四年(630年)移治洪和城(今临潭县东新城)。八年(634年)复还旧治,开元十七年(729年)州废。二十年(732年)置临州,二十七年(739年)复名洮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临洮郡,乾元元年(758年)仍为洮州。广德以后地入吐蕃而州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收复后仍置洮州,元又移治洪和城,明洪武四年 (1371年) 改为洮州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