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滋引河
为藕池河下游航道。自湘鄂交界处经注滋口至团洲江入洞庭湖,全长42公里。鱼尾洲至文家铺13公里,河宽400米,枯水期河面仅32米,最小水深0.25米,且水流紊乱,淤塞严重,故枯水期不能作通行航道; 文家铺至注滋口21公里,河宽300米,枯水期水面宽150米,水深0.3~0.4米,深槽地段水深1米以上,通航条件较好; 注滋河口至入湖河口8公里,河宽400~500米,枯水期水面宽50~ 100米,水深1~7米,为静水航道。1936年以前,湖口受阻,泄流不畅,沿岸多水灾。1936年1~4月,湖南水灾善后委员会组织开凿注滋引河,长2.5公里。1939年后,入湖处又淤洲丛生,沿河围垦堤垸,河汊不断堵塞,至1958年沙洲淤积发展,长江入湖水量减少,枯水期出现断流。1978年冬,华容县于注滋口以下华容与岳阳交界处修筑1.5米高土坝挡水,确保文家铺至注滋口常年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