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梨砧木育种breeding for pear root-stock研究梨及其近缘属植物的遗传变异,培育和选择梨砧木的一门科学技术。进行梨的砧木育种可为梨树生产提供适应当地条件的优良砧木, 其中包括东方梨和西洋梨的乔砧和矮砧。 发展简史 当梨的嫁接技术出现后, 人们开始认识到梨砧木选择的重要作用。《齐民要术》(6世纪)书中对梨的嫁接曾指出: 用棠梨接梨可使梨形增大, 果肉细嫩致密, 而用杜梨接梨, 则果实小, 果肉变粗。说明在公元6世纪, 人们已经注意到梨砧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对东方梨的砧木已有所选择。无论东、西方梨,一直都是用梨属植物作乔化砧木。各国主要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 不断选择适应本地区条件的砧木种类和类型。1600年, 法国最早使用近缘属植物榅桲作为梨的矮化砧木, 到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914年,英国东茂林试验站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 经选择命名了7种榅桲类型,其中以EMA、EMB和EMC最著名,已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是这些榅桲类型还存在有冻害, 亲和力弱等缺点, 因而各国仍然不断地进行榅桲类型的选育。20世纪50年代后, 一些国家除进行乔砧育种、榅桲矮砧育种外, 还开始从梨属植物中去寻找适宜的矮化砧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有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南非和中国。 育种目标 因地区不同而异。现在, 梨砧木育种大都集中在三个方面: ❶育成适应性强、生长健壮的乔化砧木。其中包括北美、欧洲的抗火疫病育种和一些地区的抗旱育种; ❷育成抗寒、耐湿、耐盐碱、扦插容易成活、嫁接亲和力强的榅桲砧木; ❸育成适应性强、特别是抗病虫能力强、生根容易的梨属植物矮化砧。梨的砧木资源极为丰富。东方梨中的秋子梨具有高度的抗寒性, 杜梨耐盐碱, 豆梨抗火疫病, 朝鲜豆梨矮化趋势明显; 西方梨中的柳叶梨具有耐旱的特点, 并能耐剧烈变化的温度, 抗黑星病、绵蚜及其他病虫害。扁桃形梨、心形梨、雪梨以及东西方梨的种间杂种后代, 例如中国的S系和R18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矮化潜力。所有这些遗传资源都为成功地育成东方梨和西方梨的乔砧或矮砧提供了有价值的种质材料。 育种途径 ❶引种, 缺乏梨砧木的国家一般都通过引种来获得适合的砧木。 ❷实生选种, 生产中用的梨砧木, 如中国北部地区的秋子梨、杜梨, 南部地区的沙梨、豆梨; 欧美国家的巴梨和冬香梨实生苗都是千百年来实生选择的结果。20世纪中叶, 在矮砧方面,从榅桲当中先后选出的抗寒类型有法国的BA-C-9,C98-4, C85-4, C85-1, C29-2等无性系; 波兰的S1、S2、S3无性系。在梨属植物矮砧方面,美国从中国豆梨中选出亲和力强、固地性好的梨属无性系砧木OPR211, OPR249和OPR157, 法国从西洋梨实生后代中选出矮化程度相当于榅桲A的28-122%16个单系。 ❸杂交育种,1950年美国赖默 (F.C. Reimer),韦斯伍德(W.N.Wzstwood)等利用抗火疫病的故园(Old Home)和法明德尔(Famindale)杂交,获得OH×F杂种单系,其中OH×F34,OH×F69、OH×F230、OH×F333、OH×F87、OH×F40除抗病外, 兼具矮化潜力。20世纪80年代, 罗马尼亚用洋梨的不同品种和类型杂交, 获得了PC-1,PC-116,PC-17, PC-84,PC-119等无性系。它们的发根能力很好(成活率:嫩枝插85~90%, 硬枝插78~83%),抗失绿病, 和嫁接在EM-A榅桲上的生长势相同或更矮。中国利用三季梨×京白梨的杂种后代, 选出R18作矮化砧, 正在嫁接鉴定中, 一些国家还希望通过梨的属间杂交, 获得比较理想的矮砧。例如英国用梨和榅桲杂交, 波兰用梨和花楸杂交, 虽然已经得到了杂种, 但目前还没有实用价值。 嫁接鉴定 无论实生选种或杂交育种获得的单系,都必须经过嫁接鉴定, 以观察它们的适应性, 抗性及其对接穗品种生长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对于矮砧,还必须观察嫁接亲和力、固地性、扦插生根能力及其对接穗品种株型大小、早实性的影响。在矮砧鉴定中,为了鉴定其矮化性能,可以在培育期间进行根皮率、气孔密度、电导率等测定作为参考指标。但最终决选,仍然必须通过嫁接鉴定,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嫁接鉴定时, 应当选用生长势强的品种直接嫁接在杂种实生单株上, 依接穗品种的生长势确定其矮化效应。梨属植物一般生根比较困难, 育成的矮砧必须具有扦插生根容易的特性, 才能形成稳定的无性系; 因此, 在嫁接鉴定的同时, 还需要进行扦插生根试验。为了促进和提高扦插生根率,试验最好在弥雾条件下进行。经嫁接鉴定后的砧木类型, 还要通过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 才能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