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波斯细密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波斯细密画

波斯细密画

在波斯文化影响范围内流行的手抄本书籍插图。该画的内容以波斯和印度的寓言、传说、浪漫爱情诗、帝王和英雄传记为主。它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❶13世纪初至13世纪中叶,为传统民族风格时期。它以塞柱尔画派的早期作品为代表,作品多以红色为底,人物造型稚拙、僵硬,动植物及装饰均图案化。最典型的作品为《加林手抄本》。
❷13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末,为中国化风格时期。自蒙古人入侵中、西亚以来,中国的艺术风格被带入这一地区,并与本地区的文化融合。这种风格的表现以塞柱尔画派后期作品和大不里士画派最为突出。这时期的作品除了部分还保持了较为纯正的伊朗风格外,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伊朗传统的人物和动物形象与中国特有的山水风景结合起来,追求淡雅的色彩、流畅的线条以及中国规范的图案。甚至有很多作品中人物的服装,完全是中国汉式和蒙古式的。代表作品有《伊本·布克特亚苏的玛那非·阿尔—哈亚范》手抄本第三部分插图、菲尔多西的《帝王纪》、《宇宙志》手抄本插图等。
❸15世纪末至17世纪,为新波斯风格时期。这一时期以赫拉特画派和萨非王朝的细密画为代表。赫拉特画派最杰出的代表毕扎德,开始将中国艺术和拜占庭艺术的很多因素巧妙地同化于本民族的艺术土壤之中。在构图上重视各种几何形的处理,使之造成一定的节奏; 色彩上讲究统一而又有变化、典雅而又神秘的效果。装饰上以植物纹样和阿拉伯书法为主。整个画面追求生动、细腻、精微、豪华的艺术效果,是波斯细密画的全盛时期。代表作品有毕扎德的《在清真寺中讨论问题的神学家们》、《清真寺内景》、《穆罕默德上天》、《五卷诗》、《七宝座》等。

☚ 萨珊王朝美术   (四)书法 ☛
波斯细密画

波斯细密画

在波斯文化影响范围内流行的手抄本书籍插图。该画的内容以波斯和印度的寓言、传说、浪漫爱情诗、帝王和英雄传记为主。它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❶13世纪初至13世纪中叶,为传统民族风格时期。它以塞柱尔画派的早期作品为代表,作品多以红色为底,人物造型稚拙、僵硬,动植物及装饰均图案化。最典型的作品为《加林手抄本》。
❷13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末,为中国化风格时期。自蒙古人入侵中、西亚以来,中国的艺术风格被带入这一地区,并与本地区的文化融合。这种风格的表现以塞柱尔画派后期作品和大不里士画派最为突出。这时期的作品除了部分还保持了较为纯正的伊朗风格外,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伊朗传统的人物和动物形象与中国特有的山水风景结合起来,追求淡雅的色彩、流畅的线条以及中国规范的图案。甚至有很多作品中人物的服装,完全是中国汉式和蒙古式的。代表作品有《伊本·布克特亚苏的玛那非·阿尔—哈亚范》手抄本第三部分插图、菲尔多西的《帝王纪》、《宇宙志》手抄本插图等。
❸15世纪末至17世纪,为新波斯风格时期。这一时期以赫拉特画派和萨非王朝的细密画为代表。赫拉特画派最杰出的代表毕扎德,开始将中国艺术和拜占庭艺术的很多因素巧妙地同化于本民族的艺术土壤之中。在构图上重视各种几何形的处理,使之造成一定的节奏; 色彩上讲究统一而又有变化、典雅而又神秘的效果。装饰上以植物纹样和阿拉伯书法为主。整个画面追求生动、细腻、精微、豪华的艺术效果,是波斯细密画的全盛时期。代表作品有毕扎德的《在清真寺中讨论问题的神学家们》、《清真寺内景》、《穆罕默德上天》、《五卷诗》、《七宝座》等。

☚ 萨珊王朝美术   (四)书法 ☛
波斯细密画

波斯细密画

公元2世纪后出现在古伊朗王国(西方人惯称波斯)的一种小型、精细的绘画。作品以人物为描写的主要对象,以插图形式置于经典、传说或神话各类书籍之中。内容涉及历史、爱情、狩猎、战争等主题。所绘形象如人、服饰、动植物均按相同份量如实刻画,表现出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入微的观察力。作为欧亚高度文化成就的中间区域,其风格显出东西方艺术的双重影响。讲究线条的表现手法,多用平涂并注重色彩华丽与装饰的效果,表明受埃及和中国艺术的影响颇多。14~16世纪为全盛期。

☚ 珀塞波利斯王宫   克诺萨斯宫殿 ☛
0000879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13:17